
【醫】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機械性傳播是指病原體通過物理載體或媒介被動傳遞的過程,其核心特征在于傳播過程中不存在病原體的生物性繁殖或主動侵入行為。該術語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具有明确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表現形式:
醫學傳播機制
在寄生蟲學中,機械性傳播特指節肢動物(如蒼蠅、蟑螂)通過體表接觸或消化系統短暫攜帶病原體(如細菌、病毒),通過物理接觸污染食物或物體表面實現傳播。例如,家蠅傳播霍亂弧菌時無需病原體在其體内完成生命周期。此概念由《醫學寄生蟲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明确界定。
信息傳播學延伸
在跨學科研究中,該術語被借用于描述未經認知加工的信息擴散模式。例如社交媒體中用戶未經核實地轉發虛假信息的行為,符合機械性傳播"載體不改變内容本質"的核心特征。此擴展定義見于《傳播學期刊》2023年第4期"數字時代信息污染機制"專題研究。
需要說明的是,機械性傳播與生物性傳播存在本質區别,後者要求病原體在媒介體内經曆發育或繁殖階段,如瘧原蟲在蚊體内的增殖過程。這一區分标準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病媒控制技術指南》術語庫。
機械性傳播是病原體通過病媒生物(如節肢動物)進行物理攜帶、運輸的傳播方式。其核心特點是:病原體在傳播過程中不經曆形态變化或繁殖增殖,僅通過依附于病媒生物體表、口器或消化道被被動轉移。
傳播機制
病媒生物通過停落、爬行、嘔吐、排洩等行為,将體表或體内攜帶的病原體沾染到食物、水源或物體表面,從而污染環境。例如蠅類傳播霍亂時,僅通過足部攜帶霍亂弧菌并污染食物。
病原體狀态
病原體數量、形态和感染力均未改變。如蒼蠅傳播痢疾杆菌時,細菌不會在其體内繁殖。
常見傳播者
非吸血性昆蟲(如家蠅、蟑螂)是主要媒介,可通過機械性傳播引發傷寒、脊髓灰質炎、結核病等。
與生物性傳播的區别
生物性傳播需病原體在病媒體内發育或繁殖(如瘧原蟲在蚊體内發育),而機械性傳播僅為物理轉移。
該概念的英文為mechanical transmission。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