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xtreme dimension; limit(ing) size
極限尺寸(Limit Dimensions)是機械工程與制造領域中的核心概念,指零件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允許達到的最大和最小邊界值,用于确保零件在實際裝配中的互換性和功能性。根據國際标準ISO 286-1:2010《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公差與配合》的定義,極限尺寸包含上極限尺寸(Maximum Limit of Size)和下極限尺寸(Minimum Limit of Size)兩部分。
極限尺寸廣泛應用于公差配合設計,例如:
我國國家标準GB/T 1800.1-2020《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線性尺寸公差》進一步規定,極限尺寸需結合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級計算,例如公式為: $$ text{上極限尺寸} = text{基本尺寸} + text{上偏差} text{下極限尺寸} = text{基本尺寸} + text{下偏差} $$ 該計算方法與ASME Y14.5-2018《尺寸與公差标注》中的原則一緻。
極限尺寸是機械制造和工程設計中的核心概念,指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用于确保産品功能、裝配可靠性和加工經濟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極限尺寸以基本尺寸為基準,分為最大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大尺寸)和最小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小尺寸)。例如,孔的最大極限尺寸用$D{text{max}}$表示,軸的最小極限尺寸用$d{text{min}}$表示。
相關術語
功能保障
通過限制實際尺寸的變動範圍,确保零件在裝配中的互換性。例如,孔的最小極限尺寸需大于軸的最大極限尺寸,才能實現旋轉功能。
質量控制
結合公差設計,平衡加工成本與精度要求。極限尺寸的設定需綜合考慮材料性能、工藝可行性及使用場景。
核心規則
檢驗方法
采用兩點測量法驗證尺寸是否符合極限要求,避免形狀誤差幹擾。
主要用于機械制造中的公差配合設計,如軸承與軸的裝配、齒輪齧合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标準,可參考機械設計手冊或行業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