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集體農場英文解釋翻譯、集體農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collective farm

相關詞條:

1.kibutz  2.kibbutz  

分詞翻譯:

集體的英語翻譯:

collectivity
【經】 group; mass

農場的英語翻譯:

farm
【法】 farm

專業解析

集體農場(collective farm)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由多個農業勞動者共同經營、生産資料歸集體所有的規模化農業生産組織形式。該概念起源于20世紀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對應英文術語"kolkhoz"(俄語колхоз的音譯),與國營農場"sovkhoz"形成制度區分。

根據《牛津高階英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集體農場的核心特征包含三要素:

  1. 土地及生産工具歸集體成員共同占有
  2. 勞動成果按成員貢獻度進行分配
  3. 接受國家農業生産計劃的指導

在制度實踐中,中國的"人民公社"(1958-1984)被認為是集體農場的特殊形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業改革四十年》指出,這種組織形式通過合并個體農戶土地,建立三級所有(公社、生産大隊、生産隊)的經營管理體系。

世界銀行《農業組織模式比較研究》顯示,集體農場與家庭農場的關鍵差異在于:前者強調統一生産決策和收益共享,後者注重個體經營自主權。這種區别在《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的詞條釋義中得到印證。

需要說明的是,現代集體農場多已轉型為股份制合作社。聯合國糧農組織2024年報告顯示,歐盟國家現存約12%的農業合作社仍保留集體決策機制,但允許成員保留部分私有生産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集體農場是一種由多個農戶或社區成員共同參與、統一管理的農業經營模式,其核心在于整合土地與資源,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生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1. 定義
    集體農場指鄉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土地資源,建立統一規劃、共同經營的農業實體。它既不同于傳統小農經濟,也區别于計劃經濟時期的集體化模式,而是強調市場化運作和企業化管理。

  2. 特征

    • 規模化經營:整合零散土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 合作分工:農戶分工協作,降低生産成本。
    • 企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市場主體地位。

二、與傳統集體農場的區别

現代集體農場摒棄了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指令模式,更注重市場導向和經濟效益。例如,社區集體農場通過統一規劃和技術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必要性

四、典型模式

五、曆史與現狀

蘇聯曾推行集體農莊(1929-1937年),但現代集體農場更強調市場化和靈活性。當前中國部分農村通過該模式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推動農業現代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政策背景,可參考來源、4、8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