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tter
記事簿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指用于記錄事項的便攜式書寫工具,核心含義為系統化記錄信息的冊子。其詳細解析如下:
記事簿(jìshìbù)
名詞 | 中文釋義:專門用于記錄待辦事項、會議要點或日常備忘的小冊子。
英文對應詞:Notebook 或Memorandum Book
例:他習慣在記事簿上标記每日工作重點。(He habitually marks daily priorities in his notebook.)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
内容載體
以紙質或電子形式存在,常見分頁設計,便于按時間或主題分類記錄。傳統紙質本多采用活頁或裝訂成冊形式,電子版則依賴應用軟件(如印象筆記)。
來源:《辦公用品術語》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使用場景
適用于商務會議、學習筆記、行程規劃等場景,強調信息的臨時性與條理性。區别于日記的情感記錄,側重事務性内容的快速捕捉與回溯。
來源:《漢語應用語言學詞典》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三字組合凸顯“系統性記錄事務”的功能屬性,與英文“notebook”的“note”(筆記)+“book”(冊子)構詞邏輯一緻。
來源:《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商務禮儀中,攜帶記事簿被視為專業素養的體現。西方文化中“moleskine notebook”因海明威等作家使用成為文化符號,中文語境則關聯“文房”傳統,延續“以筆載事”的實用主義精神。
來源:《中西文化比較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與語言學專著,未引用網頁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電子詞典可參考《金山詞霸》或《有道詞典》的離線詞庫收錄。
“記事簿”是用于記錄日常事務或重要信息的冊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定義
“簿”指裝訂成冊的書寫載體,讀作bù,常用于登記、書寫内容()。結合“記事”功能,可理解為“專門記錄事件的冊子”,如日記、工作備忘等。
曆史與演變
現代用途
形式分類
根據裝訂方式可分為訂本式(不易散失)、活頁式(靈活增減)等,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擴展說明:現代電子設備中的“記事本”功能延續了傳統記事簿的核心作用,但載體從紙質轉向數字化,使用場景更加廣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