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肌神經接點英文解釋翻譯、肌神經接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yoneural junction

分詞翻譯:

肌的英語翻譯:

flesh; muscle
【醫】 caro; muscle; musculi; musculus; my-; myo-; myon; sarco-

神經的英語翻譯:

nerve
【醫】 nerve; nervi; nervus; neur-; neuro-

接點的英語翻譯:

【計】 connection point

專業解析

肌神經接點(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又稱神經肌肉接頭,是運動神經元軸突末梢與骨骼肌纖維之間形成的特化化學突觸結構,負責将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電信號高效、精準地轉化為肌肉收縮的機械信號。其核心功能是實現神經沖動向肌肉的傳遞,驅動隨意運動。

詳細解釋如下:

  1. 結構與組成

    • 突觸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運動神經元軸突終末膨大形成,内含大量囊泡(突觸小泡),儲存神經遞質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 ACh)。當動作電位到達時,引發鈣離子内流,觸發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ACh至突觸間隙。
    • 突觸間隙(Synaptic Cleft):寬約50nm的細胞外間隙,内含乙酰膽堿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負責快速水解ACh,終止其作用,确保信號傳遞的精确性和時效性。
    • 突觸後膜(Postsynaptic Membrane / Motor End Plate):骨骼肌細胞膜特化增厚區域,富含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Nicotinic ACh Receptors, nAChRs)。這些受體是配體門控離子通道,當ACh結合時通道開放,允許鈉離子大量内流、鉀離子外流,引發局部去極化電位(終闆電位)。
  2. 信號傳遞機制

    神經沖動(動作電位)到達軸突末梢 → 電壓門控鈣通道開放,Ca²⁺内流 → 突觸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ACh至突觸間隙 → ACh擴散至突觸後膜,結合并激活nAChRs → nAChR通道開放,Na⁺内流(為主)導緻突觸後膜去極化 → 産生終闆電位(End Plate Potential, EPP) → 若EPP達到阈值,則觸發肌纖維膜産生動作電位 → 動作電位沿肌膜傳播,通過興奮-收縮耦聯引發肌肉收縮。

  3. 生理意義與臨床關聯

    • 高效傳遞:單個神經沖動釋放的ACh量通常足以産生遠超阈值的EPP,确保每次神經沖動都能可靠引發一次肌肉動作電位(1:1傳遞)。
    • 精确調控:AChE的快速水解作用限制了ACh在突觸間隙的作用時間和範圍,防止持續去極化和肌肉強直收縮,保障運動的精細控制。
    • 疾病靶點:肌神經接點是多種神經肌肉疾病的關鍵部位。例如:
      •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自身抗體攻擊nAChRs或相關蛋白,導緻受體減少,傳遞障礙,表現為肌無力、易疲勞。
      • 肉毒杆菌中毒(Botulism):肉毒毒素阻止ACh釋放,導緻肌肉麻痹。
      • 有機磷中毒:抑制AChE活性,導緻ACh在突觸間隙蓄積,持續刺激受體,引發肌肉震顫、痙攣甚至麻痹。

肌神經接點是神經系統控制骨骼肌運動的終極門戶,通過乙酰膽堿介導的化學突觸傳遞,将神經電信號轉化為肌肉電信號和機械收縮。其結構的精密性和功能的可靠性對維持正常運動至關重要,其功能障礙則直接導緻多種神經肌肉疾病。


參考資料來源:

  1.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 MeSH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 Neuromuscular Junc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mesh?term=neuromuscular+junction (權威定義與概述)

  2. 梅奧診所醫學信息 - Neuromuscular Junction Physiology

    https://www.mayoclinic.org/medical-professionals/neurology-neurosurgery/news/neuromuscular-junction-physiology/mac-20431234 (生理機制與臨床意義)

  3. 《生理學評論》(Physiological Reviews) - 神經肌肉傳遞綜述

    https://journals.physiology.org/doi/full/10.1152/physrev.00031.2018 (深入機制闡述)

  4. 《生理學報》- 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傳遞及其調控研究進展

    https://doi.org/10.13294/j.aps.2023.0078 (中文權威綜述,含術語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神經肌肉接點(又稱神經肌肉接頭或運動終闆)是運動神經元末梢與骨骼肌纖維之間的特化連接結構,負責将神經信號轉化為肌肉收縮。以下是其關鍵組成部分和功能的詳細解釋:

  1. 結構組成

    • 突觸前膜:運動神經軸突末端的增厚細胞膜,内部含有大量囊泡(内含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以及線粒體等結構()。
    • 突觸間隙:寬約20-50納米的細胞外間隙,充滿細胞外液,神經遞質通過此空間擴散()。
    • 突觸後膜(運動終闆):肌細胞膜特化形成的褶皺狀結構,含乙酰膽堿受體,可增強信號接收效率()。
  2. 信號傳遞機制
    當神經沖動到達突觸前膜時,鈣離子内流觸發囊泡釋放乙酰膽堿;遞質穿過突觸間隙與後膜受體結合,引發肌細胞膜去極化,最終通過興奮-收縮耦聯觸發肌肉收縮()。

  3. 功能意義
    該結構确保神經信號的高效單向傳遞,使骨骼肌能精準響應中樞指令。每個運動神經元通過軸突分支連接多個肌纖維(通常數百條),形成運動單位()。

擴展知識:重症肌無力等疾病與此接點的乙酰膽堿受體異常有關,導緻肌肉無力。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