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修"的漢英詞典釋義詳解
一、核心釋義
"進修"指在職人員或已完成基礎學業者,為進一步提高專業知識或技能水平,而進行的系統性、階段性的深化學習活動。其核心在于知識更新與能力進階,常見于學術、職業發展領域。
英譯對照
二、權威詞典定義與引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進修:為了提高政治或業務水平而進一步學習(多指暫時離開職位,參加一定的學習組織)。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78頁。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Further Studies: n. Pursuit of advanced education beyond basic qualifications, typically to specialize or update skills.
例:Teachers take sabbaticals for further studies.(教師休假進修)
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年,第789頁。
《劍橋英漢雙解詞典》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 Training that improves one's expertise in a specific field, often required for career progression.
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0年線上版(鍊接存檔)。
三、使用場景與對象
四、同義詞辨析
詞語 | 含義側重 | 英文對應 |
---|---|---|
進修 | 系統性深化學習 | Advanced Studies |
培訓 | 短期技能訓練 | Training |
深造 | 長期高層次學曆教育 | Pursuit of Higher Degree |
權威依據:上述差異在《現代漢語詞典》與《牛津詞典》釋義中均有明确區分,強調"進修"的非學曆性與職業關聯性。
五、文化背景延伸
"進修"概念與中國"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政策緊密相關。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參與繼續教育(含進修)人數超5000萬,反映其在職業競争中的必要性(數據來源: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進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n xiū,通常指已參加工作的人為了提升自身政治素養、業務能力或專業水平而進行的進一步學習活動,且多指暫時離開原有職位,參與系統化的學習組織。
傳統含義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劉開《問說》中的“進修是急”,強調通過持續學習完善德行與學業(“進德修業”)。例如,《魏書》中提到的“進修之業”即指通過系統學習提升個人修養。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下,“進修”主要指在職人員通過短期或長期培訓、學術課程等方式深化專業知識或技能。例如,老舍在《女店員》中提到“作售貨員照樣可以進修”,體現其廣泛適用性。
主要特點
意義與作用
進修不僅能幫助個人更新知識、提升競争力,還能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增強社會認可度。例如,通過獲得更高學曆或專業資質,可争取更好的職業機會。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學習形式,可參考《問說》原文或現代教育機構提供的進修項目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