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綠寶石英文解釋翻譯、金綠寶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rysoberyl
相關詞條:
1.chrysoberyl 2.alumoberyl
分詞翻譯:
金的英語翻譯: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綠寶石的英語翻譯:
beryl; emerald
專業解析
金綠寶石(chrysoberyl)是一種珍貴的礦物寶石,在漢英詞典中具有明确的對應關系與專業定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漢英詞典釋義
二、礦物學特征
-
物理性質
- 顔色:常見黃綠色、蜜黃色、灰綠色,偶見無色或褐色。
- 光澤:玻璃光澤至亞金剛光澤。
- 特殊光學效應:
- 貓眼效應(Chatoyancy):定向包裹體導緻光線反射呈帶狀,形成"金綠貓眼"(Cymophane)。
- 變色效應:亞曆山大變石(Alexandrite)在日光下呈綠色,白熾燈下呈紅色。
-
化學成分
- 化學式:$ce{BeAl2O4}$(铍鋁氧化物),可含微量鐵、鉻等元素。
- 晶體結構:斜方晶系,常呈短柱狀或闆狀晶體。
三、主要變種與商業價值
-
普通金綠寶石(Chrysoberyl)
- 無特殊光學效應的透明晶體,顔色以黃綠色為主,常用于刻面寶石。
- 來源:美國寶石研究院(GIA)定義标準。
-
金綠貓眼(Cat's Eye Chrysoberyl)
- 具貓眼效應的品種,眼線需銳利、居中。最優質者産于斯裡蘭卡。
- 來源:國際珠寶聯盟(CIBJO)寶石分類指南。
-
亞曆山大變石(Alexandrite)
- 稀有的變色品種,因含鉻元素緻色。命名源自沙皇亞曆山大二世。
- 來源:礦物學權威期刊《American Mineralogist》相關研究。
四、曆史與文化意義
- 中國典籍記載:清代《博物要覽》稱貓眼石為"獅負",形容其"一線如矢,明凝若睛"。
- 西方曆史:亞曆山大變石于1830年在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發現,成為俄羅斯皇室象征。
參考文獻
- 美國寶石研究院(GIA). Gem Encyclopedia: Chrysoberyl.
- 國際珠寶聯盟(CIBJO). Blue Book: Gemstones.
- 《American Mineralogist》. Chromium-induced color change in chrysoberyl.
- 清代谷應泰《博物要覽》卷八"珍寶篇"。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鍊,來源名稱與文獻可公開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金綠寶石是一種珍貴的礦物寶石,其名稱源于希臘語“Chrysos”(金)和“Beryuos”(綠寶石),意為“金色綠寶石”。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屬性
- 化學成分
化學式為$text{BeAl}_2text{O}_4$,是铍和鋁的氧化物,含微量鐵(Fe)、鉻(Cr)等元素,導緻顔色多樣。
- 物理特性
- 硬度:8.5(莫氏硬度),耐磨性強;
- 光澤:玻璃光澤至亞金剛光澤;
- 顔色:以黃、黃綠、褐黃色為主,偶見藍綠或紫褐色;
-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常含金紅石針狀包裹體。
二、特殊光學效應
金綠寶石因兩種罕見效應跻身五大名貴寶石:
- 貓眼效應
因内部平行排列的纖維狀包裹體,切割成弧面後呈現“貓眼”光帶,以斯裡蘭卡産的最為著名。
- 變色效應
變石(亞曆山大石)在日光下呈綠色,白熾燈下變為紅色,被譽為“白晝的祖母綠,黑夜的紅寶石”。
三、分類與變種
金綠寶石家族包括四個主要變種:
- 普通金綠寶石:透明晶體,顔色從淺黃到深褐;
- 貓眼石:具貓眼效應的品種;
- 變石(亞曆山大石):具變色效應;
- 變石貓眼:同時具備變色和貓眼效應,極為稀有。
四、文化意義與價值
- 在亞洲被視為好運象征,貓眼石常被收藏或佩戴祈福;
- 歐美市場對其熱情高漲,尤其高品質貓眼和變石價格可媲美鑽石;
- 普通透明金綠寶石價值較低,但大顆粒、高淨度的稀有品仍具收藏價值。
五、産地與形成
主要産于花崗偉晶岩和雲母片岩中,著名産地包括斯裡蘭卡、巴西、馬達加斯加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