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義
晶軸是晶體學中用于描述晶體内部原子排列方向的基準坐标系,通常由三條相互關聯的軸線(a軸、b軸、c軸)構成,代表晶胞的幾何特征。其英文術語為"crystallographic axes",在晶體結構分析與X射線衍射等領域具有核心地位。
軸長與軸角
$$
begin{cases}
a = |vec{a}|,
alpha = angle(vec{b},vec{c})
end{cases}
$$
晶系關聯性
不同晶系的晶軸參數存在約束,例如:
通過晶軸确定晶面指數(Miller indices),如(100)、(111)等,用于标識晶面方位。
晶軸參數是計算衍射角(θ)和晶面間距(d)的核心變量,滿足布拉格定律:
$$
2dsintheta = nlambda
$$
國際晶體學聯合會(IUCr)發布的标準術語定義:IUCr術語庫
Donald E. Sands 著,ISBN 978-0486678399,第4章詳述晶軸與晶胞關系。
注:本文依據國際晶體學規範及權威教材編寫,參數定義與應用場景均符合學界标準。
晶軸(Crystal Axis)是晶體學中用于描述晶體結構和對稱性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晶軸是人為選擇的三根(或四根)假想坐标軸,通常交于晶體中心,用于建立晶體幾何模型。它們與晶體結構的周期性基向量平行,分别稱為a軸、b軸和c軸。
通過晶軸體系,可系統化表達晶體的幾何特征,為研究晶體生長、物理性質及對稱性提供統一框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