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ecording equipment;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system; recording unit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記錄裝置"對應的标準英文翻譯為"recording device",指用于捕獲、存儲和再現信息的電子或機械系統。該術語的核心定義包含三個技術維度:
數據采集功能
通過傳感器陣列(sensor array)将物理信號轉換為可存儲的電信號,如溫度記錄儀中的熱電偶模塊。
存儲介質規範
依據GB/T 20234-2020《數據存儲設備通用技術要求》,現代記錄裝置需滿足三類存儲形式:磁介質(如硬盤)、光介質(如藍光光盤)及半導體介質(如SSD)。
回讀驗證機制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學報》指出,專業級設備須配備CRC校驗算法和冗餘寫入技術,确保數據完整性不低于99.999%。
該術語常與"data logger"形成語義差異:前者強調記錄過程的完整性,後者側重持續監測功能。在ASTM E2307-19國際标準中,二者在采樣頻率和存儲周期參數上存在明确區分。
實際應用中,民航領域的飛行數據記錄器(FDR)和工業過程控制的SCADA系統均為典型實例,其技術規範可參考IEC 62243:2018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
記錄裝置是指用于采集、存儲或呈現數據的設備或系統,其核心功能是對信息進行可靠記錄。根據應用場景和技術原理的不同,記錄裝置可分為以下類型:
測量記錄裝置
作為測量儀器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于記錄示值數據。例如工業領域的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能将電信號轉換為可存儲的數字信息。
打印記錄裝置
包含記錄頭、介質處理部件(如接受部和收納部)及控制模塊,常見于打印機等設備。通過色材(如CMYK四色)在介質上生成圖像,并具備智能控制功能以防止色材轉印等問題。
工業控制記錄裝置
應用于核電廠等場景,集成監測儀表、報警系統和操作控制器,用于安全狀态記錄與事故處理。
數據存儲裝置
獨立運行的記錄器可接收模數/數模信號,将數據存儲在内存中供後續分析,常見于科學試驗環境。例如數字存儲器能保存波形數據,并通過示波器呈現。
介質管理裝置
配備卷筒介質收納和保管結構,支持多卷材料的自動切換與限制移動,提升設備連續工作能力。
補充說明:英語中"recorder"一詞涵蓋錄音機、記錄器等設備。隨着技術進步,現代記錄裝置往往集成傳感、處理和存儲功能,滿足不同領域的數據持久化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