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鍊路級協議英文解釋翻譯、鍊路級協議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link-level protocol

分詞翻譯:

鍊路級的英語翻譯:

【計】 link level

協議的英語翻譯:

agree on; agreement; confer; deliberation
【計】 protocol
【經】 agreement; assent; composition; treaty

專業解析

鍊路級協議(Link-Level Protocol),在計算機網絡領域,是指管理直接相連的兩個網絡節點(例如兩台相鄰的路由器、一台計算機與一台交換機)之間通信規則和數據傳輸過程的協議集合。它作用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鍊路層(Data Link Layer)。

其核心含義和功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術語構成與基本定義:

    • 鍊路 (Link): 指物理傳輸介質(如網線、光纖、無線信道)及其兩端直接相連的設備端口之間形成的通信通道。這是數據傳輸的物理基礎。
    • 級 (Level): 指其在網絡協議棧中所處的層級,即數據鍊路層。
    • 協議 (Protocol): 指一套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約定,用于管理通信雙方如何交互、如何格式化數據、如何處理錯誤等。
    • 綜合定義: 因此,“鍊路級協議”特指那些在單條物理鍊路的兩個端點之間,确保數據在該鍊路上可靠、有序、高效傳輸的通信規則。它負責将物理層提供的原始比特流轉換成邏輯上無差錯的傳輸通道。
  2. 核心功能與職責:

    • 成幀 (Framing): 将網絡層傳遞下來的數據包(Packet)封裝成適合在物理鍊路上傳輸的“幀”(Frame)。幀包含特定的起始和結束标志、地址信息(如MAC地址)、控制信息和數據載荷。這是鍊路層協議最基礎的功能。例如,以太網使用特定的前導碼和幀定界符來标識幀的開始和結束。
    • 物理尋址 (Physical Addressing): 在幀頭中添加源和目标設備的物理地址(如MAC地址),以确保數據在共享介質(如以太網)上能正确送達目标節點。
    • 差錯控制 (Error Control): 檢測甚至糾正數據在物理鍊路上傳輸時可能發生的比特錯誤。常用機制包括循環冗餘校驗(CRC),在幀尾添加校驗和(Checksum),接收方通過校驗和判斷幀是否損壞,并可能請求重傳。
    • 流量控制 (Flow Control): 協調發送方和接收方的速度,防止發送方發送數據過快導緻接收方緩沖區溢出。常見機制有停止等待(Stop-and-Wait)和滑動窗口(Sliding Window)。
    • 訪問控制 (Access Control): 在共享介質的網絡中(如傳統以太網),決定哪個節點在何時有權發送數據,以避免沖突。例如,以太網早期使用的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就是一種鍊路級的訪問控制機制。
  3. 常見示例:

    • 以太網協議族 (Ethernet Family): 如 IEEE 802.3,這是局域網中最廣泛使用的鍊路層協議标準。它定義了幀格式、MAC地址、CSMA/CD(早期)以及現代交換式以太網的運作方式。
    • 點對點協議 (Point-to-Point Protocol - PPP): 常用于撥號上網、DSL連接或路由器之間的串行鍊路。它提供成幀、差錯檢測、支持多種網絡層協議等功能。
    • 高級數據鍊路控制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 HDLC): 一種廣泛使用的面向比特的同步數據鍊路層協議,常用于廣域網連接(如路由器間的專線連接)。它是許多其他協議(如PPP、幀中繼的LAPF)的基礎。
    • 無線局域網協議: 如 IEEE 802.11 (Wi-Fi) 系列标準中的MAC子層協議,負責無線鍊路上的媒體訪問控制(CSMA/CA)和鍊路管理。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鍊路級協議(數據鍊路層協議)是網絡通信中負責相鄰節點間數據傳輸的規則,位于OSI模型的第二層或TCP/IP模型的鍊路層。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主要功能

  1. 數據封裝與傳輸
    将網絡層的數據包封裝為幀(包含幀頭、數據和幀尾),通過物理介質傳輸。例如以太網幀、PPP幀。
  2. 地址解析與轉換
    支持ARP(IP轉MAC地址)和RARP(MAC轉IP地址)協議,實現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
  3. 錯誤控制與流量管理
    通過校驗和(如CRC)、滑動窗口機制等檢測或糾正傳輸錯誤,并控制數據傳輸速率。

二、常見協議類型

  1. 局域網協議
    • 以太網(IEEE 802.3):使用CSMA/CD技術,支持10Mbps至100Gbps速率,幀格式包含源/目的MAC地址。
    • 令牌環網(IEEE 802.5):通過令牌控制數據發送權限,減少沖突。
  2. 廣域網協議
    • PPP(點對點協議):支持身份驗證(如PAP/CHAP)、多協議封裝,替代了SLIP協議。
    • HDLC:提供可靠傳輸,支持同步通信和多點連接。
  3. 串行線路協議
    • SLIP:早期簡單協議,但缺乏校驗和地址協商功能,已逐漸被PPP取代。

三、關鍵參數

四、應用場景

如需更詳細協議封裝過程或校驗機制,可參考(以太網)、(PPP/HDLC)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