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etrechoscopy
capacity; estimate; measure; mete; quantity; quantum
【醫】 amount; dose; dosis; measure; quanta; quantity; quantum
【經】 volume
audition; hear; let; listen to; obey
【醫】 audio-; audition; auditus; hearing
full moon; hope; look over; reputation; visit
couplet; join; unite
【醫】 sym-; syn-
examine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量聽望聯診法"是中醫診斷學中綜合運用四種診察方法的專業術語,源自《黃帝内經》理論體系,代表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方法論。該術語可拆解為:
量診(Quantitative Observation) 指通過測量脈搏速率、體溫、血壓等生理指标進行量化判斷,體現中醫"切脈"的精準化發展。現代中醫臨床常結合電子脈診儀輔助診斷(來源:《中醫診斷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聽診(Auscultation & Olfaction) 包含聽聲息(咳嗽、語言力度)和嗅氣味(體味、分泌物氣味)雙重維度,《傷寒論》記載可通過患者語聲高低判斷正氣盛衰(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傷寒論講義》)。
望診(Visual Inspection) 涵蓋觀察神色、舌象、體态等視覺信息,尤以舌診為特色。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ICTM)已将舌象特征納入診斷編碼系統(來源:WHO ICTM 2020版)。
聯診(Comprehensive Analysis) 強調四診合參的動态辯證過程,明代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強調:"凡診病者,必合脈色内外,參伍以求",體現整體觀思維(來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醫基礎理論》)。
該術語的英譯建議采用"Fourfold Diagnostic Integration"保持專業性與文化内涵的平衡,具體運用可參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WFAS)發布的《中醫術語國際标準》。
關于“量聽望聯診法”這一表述,目前可查的中醫診斷術語中并無完全對應的概念。根據現有資料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可能性:
建議:如需了解具體診斷方法,可提供更詳細的語境或确認術語準确性。傳統中醫診斷體系可參考《中醫診斷學》中的四診合參原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