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兩栖裝甲車英文解釋翻譯、兩栖裝甲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alligator

分詞翻譯:

兩的英語翻譯:

a few; both; tael; twain; two
【醫】 amb-; ambi-; ambo-; amphi-; bi-; di-; diplo-
【經】 tael

栖的英語翻譯:

dwell; perch; stay

裝甲車的英語翻譯:

panzer
【機】 armored car

專業解析

兩栖裝甲車(Amphibious Armored Vehicle)是一種兼具陸地行駛與水上浮渡能力的軍用裝甲戰鬥車輛。其核心設計目标在于克服水域障礙,實現從海上到陸地的快速兵力投送與火力支援。以下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功能

  1. 中文定義

    “兩栖”指可在水域和陸地兩種環境活動;“裝甲車”指配備防護裝甲的軍用車輛。組合後特指能水陸機動的裝甲作戰平台,主要用于登陸作戰、渡河作戰及近岸突擊任務。

    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2011版)

  2. 英文對應術語

    标準譯名為Amphibious Armored Vehicle,美軍常縮寫為AAV(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部分型號亦稱為Amphibious Combat Vehicle (ACV),強調其作戰屬性。

    來源:美國國防部《軍事及相關術語詞典》


二、關鍵技術特征

  1. 水陸機動系統

    • 陸地:采用履帶或輪式底盤,適應複雜地形。
    • 水上:依靠車體密封設計、浮箱結構及噴水推進器(如ZBD-05的噴水推進裝置)實現浮渡,航速通常達6-15節。

      來源:《現代裝甲車輛工程技術》(國防工業出版社)

  2. 裝甲防護等級

    車體采用焊接鋼裝甲或鋁合金裝甲,部分型號加裝複合裝甲模塊,可抵禦輕武器射擊和炮彈破片。

    來源:英國《簡氏裝甲車與火炮年鑒》


三、典型作戰用途

  1. 登陸突擊:搭載步兵從艦艇泛水編波,沖擊灘頭陣地(如美制AAV-7參與諾曼底登陸演習)。
  2. 渡河支援:在江河作戰中運輸人員裝備,提供火力掩護(如解放軍ZBD-04A在渡江演習中的應用)。
  3. 災害救援:洪水災害時執行人員轉移與物資運輸任務。

四、代表型號與參數

型號 國籍 水上航速 載員量 主要武器
ZBD-05 中國 25 km/h 3+8人 30mm機炮+反坦克導彈
AAV-7A1 美國 13 km/h 3+21人 12.7mm機槍/40mm榴彈
BTR-80 俄羅斯 9 km/h 3+7人 14.5mm重機槍

數據綜合自全球安全組織(GlobalSecurity.org)及制造商技術手冊


權威定義參考來源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ISBN 978-7-5065-6281-5)
  2. U.S. 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Terms [鍊接]
  3. 《現代裝甲車輛工程技術》(國防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8-10123-4)
  4. Jane's Armour and Artillery(IHS Markit出版)
  5. GlobalSecurity.org Military Database [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兩栖裝甲車是一種兼具陸地和水上機動能力的軍用裝甲車輛,能夠在不依賴舟橋或渡船的情況下自行通過江河湖海等水域,并具備水上航行和作戰能力。以下是其核心特點及發展概況:

一、定義與功能

兩栖裝甲車通過密閉車體設計實現浮力,依靠螺旋槳、噴水推進器或履帶劃水等方式在水上航行。主要用于強渡江河、登陸作戰或水網地帶突擊,具備防彈、抗爆等防護能力。

二、曆史發展

三、技術原理

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定律,車體采用輕量化鋁合金結構,并通過密封設計保證浮力。通氣口通常設在車頂,避免進水。

四、分類與推進方式

  1. 行進裝置:分為輪式(如BRDM-2)和履帶式(如蘇聯PT-76)。
  2. 水上推進:
    • 螺旋槳(傳統方式)
    • 噴水推進器(如美國LVTP-7,效率更高)
    • 履帶劃水(低速但結構簡單)。

五、典型代表型號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型號參數或作戰案例,可參考軍事百科或權威資料進一步查詢。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