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stomediastinal recess; recessus costomediastinalis
肋縱隔隱窩(Costomediastinal Recess)是人體胸膜腔内的一個特殊解剖結構,具有重要的臨床和解剖學意義。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定義
肋縱隔隱窩是壁層胸膜在左側胸骨旁線附近形成的凹陷區域,位于肋胸膜與縱隔胸膜的反折處。其位置對應心髒左側邊緣(心切迹),是胸膜腔的最低點之一,呼吸時肺組織未能完全填充該區域。
功能特點
詞源與結構
國際标準定義
根據《Terminologia Anatomica》(國際解剖學術語),其定義為:
"The slit-like space at the junction of costal and mediastinal pleurae, most prominent on the left side adjacent to the cardiac notch."
位置特異性
主要位于左側第4-5肋間隙胸骨左緣旁,與心髒左緣相鄰(心切迹區),右側因被右肺中葉填充而不明顯。
臨床關聯性
描述肋縱隔隱窩為“胸膜反折形成的潛在間隙,是胸膜腔積液的首選積聚部位之一”。
強調其在鑒别胸腔積液與縱隔占位性病變中的關鍵作用,典型表現為“胸骨後三角區密度增高”。
肋縱隔隱窩(Costomediastinal Recess)是胸膜腔的重要解剖結構,其左側顯著性與心髒位置相關,在臨床影像診斷和胸腔積液管理中具有核心意義。理解其定位與功能,對呼吸系統疾病診療至關重要。
肋縱隔隱窩是胸膜隱窩的一種,具體解釋如下:
肋縱隔隱窩位于胸膜腔前部,是縱隔胸膜與肋胸膜相互移行轉折形成的潛在腔隙。其特點是肺前緣無法完全伸入該區域,因此在呼吸時仍保持一定的空間。
胸膜隱窩是胸膜髒層與壁層移行處的間隙,肋縱隔隱窩與肋膈隱窩共同構成胸膜隱窩的主要部分。其中,肋膈隱窩是胸膜腔的最低點,積液更易聚集于此。
如需進一步了解胸膜隱窩的解剖細節或臨床案例,可參考權威醫學教材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