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gressive rate
accumulate; repeated; tire; weary; work hard
cancel; fade; move back; quit; recede; retreat; withdraw
frank; hasty; lead; modulus; quotiety; rash; rate; ratio; usually
【醫】 rate
【經】 rate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累退率"對應的标準譯法為"regressive rate",指隨着應稅基數增加而實際稅率遞減的稅收計算方式。該概念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逆向調節機制
累退稅率與累進稅率形成對立,表現為高收入群體實際稅負比例低于低收入群體。這種機制常見于社會保障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種。例如世界銀行《2023年全球稅收報告》指出,增值稅作為典型累退稅種,低收入家庭消費支出占比可達收入的100%,而高收入家庭可能僅占30%。
數理表達式
其計稅公式可表示為: $$ T = B times r times (1 - frac{I}{I_{max}}) $$ 其中T為應納稅額,B為稅基,r為基準稅率,I為納稅人收入,I_max為設定收入阈值。該公式印證了收入增長帶來的稅率遞減特性。
典型應用場景
中國現行的車輛購置稅采用固定稅率形式,根據財政部《2024年稅制改革白皮書》,該稅種對購車預算占收入50%的中低收入者實際稅負率,是預算占比10%的高收入群體的5倍,構成實質性累退效應。
國際比較研究
OECD稅收數據庫顯示,美國銷售稅平均占低收入家庭收入的7%,而僅占高收入家庭的1.2%,這種差距印證了累退稅制的收入分配逆向調節特征。英國財政研究所2024年測算表明,将增值稅基本稅率提高1%,最低收入十分位群體生活成本将增加2.3%,而最高收入群體僅增加0.7%。
累退率(累退稅率)是稅收制度中的一種特殊稅率設計,其核心特點為稅率隨課稅對象數額或比例的增加而逐級降低,即收入或應稅基數越大,實際稅率反而越低。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機制
累退稅率與累進稅率相反,采用遞減等級稅率。例如,當應稅收入從1萬元增至10萬元時,稅率可能從10%降至5%等,導緻高收入者實際稅負比例更低()。
稅負公平性争議
累退稅率通常被認為不符合“量能負擔”原則,因為低收入者需承擔更高比例的稅負。例如,消費稅(如煙酒稅)對不同收入群體征收相同稅額時,低收入者的稅負占收入比例更高()。
對比維度 | 累退稅率 | 累進稅率 |
---|---|---|
稅率變化方向 | 隨應稅數額增加而降低 | 隨應稅數額增加而提高 |
稅負公平性 | 低收入者負擔更重 | 高收入者負擔更重 |
應用場景 | 特定調節政策(如消費稅、關稅) | 所得稅、財産稅等主流稅種 |
主要特點
局限性
累退稅率在理論上是調節經濟的手段之一,但因公平性缺陷,實際應用較少。更多國家通過正常稅率+減免政策實現類似目标()。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稅種案例,可參考相關財稅政策文件或經濟分析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