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generic attribute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類屬性”是一個複合術語,其核心含義可從語言學、哲學及邏輯學角度闡釋,具體如下:
“類屬性”指語言中表達事物類别共性的特征。漢語作為典型的分析型語言,其類屬性主要通過詞彙組合(如“鳥類動物”)或上下文體現,而非依賴形态變化。例如:
英語則常用“generic attribute”或“categorical property”表述,如“Birds have the property of flight”(鳥類具有飛翔的屬性)。
源于亞裡士多德的範疇論,“類屬性”指某一類别事物必然具備的本質特征,區别于偶然屬性(accidental properties)。例如:
此概念在邏輯學中對應“generic property”,用于定義範疇的充分必要條件。
漢語的類屬性表達高度依賴語境,如“紙”在“紙質文件”中突顯材質屬性,在“報紙”中強調功能屬性。
“類屬性”是揭示事物類别本質的核心特征,其跨語言表達差異深刻反映了漢語分析性與英語形态型語言的類型學特點。
在編程領域(尤其是面向對象編程中),"類屬性"(Class Attribute)指直接屬于類本身的屬性,而非類的具體實例。以下是詳細解釋:
class Dog:
species = "Canis familiaris"# 類屬性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實例屬性
Dog.species
)或通過實例訪問(my_dog.species
)與實例屬性的區别
| 特性 | 類屬性| 實例屬性|
|--------------|----------------------|----------------------|
| 存儲位置 | 類層級 | 實例層級 |
| 初始化位置 | 類定義内部 | __init__
方法中 |
| 修改影響範圍 | 所有實例 | 僅當前實例 |
| 典型用途 | 共享配置/常量/計數器 | 對象個性化特征 |
使用場景
注意事項:當通過實例修改類屬性時,實際會創建同名實例屬性覆蓋類屬性。要修改類屬性本身應始終通過類名操作,例如:
Dog.species = "New Species"# 正确修改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