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gle of rib; angulus costae; subcostal angle
在漢英詞典及解剖學語境中,"肋角"(lè jiǎo)指肋骨體向後轉折形成的角狀結構,是肋骨解剖的重要标志點。其詳細解釋如下:
肋角(Costal Angle)
指肋骨後段與前段交界處的明顯彎曲角,位于肋骨結節外側約5厘米處。該角度在解剖定位和臨床影像診斷中具有關鍵意義,其标準英文譯名為"costal angle" 或"angle of the rib"。
肋角是肋骨從橫向轉為向前下傾斜的轉折點,連接肋骨頸與肋骨體,内側對應胸椎橫突,構成胸廓後壁的力學支點。
在胸部X光或CT影像中,肋角是判斷肋骨骨折、胸廓畸形的關鍵标識。正常成人肋角角度約為90°–120°,角度異常可能提示脊柱側彎或胸膜病變。
胸腔影像學術語,指肋骨下緣與膈肌形成的夾角,與"肋角"易混淆但含義不同。肋膈角變鈍常提示胸腔積液。
(注:因學術出版版權限制,部分文獻無法提供公開鍊接,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或高校圖書館訪問完整内容。)
“肋角”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位置
位于肋骨與脊柱交叉連接處,即肋骨後部與脊柱形成的夾角區域。部分描述也提到其靠近胸骨劍突下方,是左右肋弓交彙處。
相關健康問題
該區域疼痛可能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胰腺疾病有關,需及時就醫檢查。此外,肋骨本身的結構異常或外傷也可能引發疼痛。
定義與位置
指建築物外牆與室外地面接觸部位的加厚結構,通常位于室外地坪以上、首層牆體底部,高度一般不低于700mm。
功能與設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