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rdaceous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臘狀的"在漢英詞典中的标準翻譯為"ceraceous"(IPA:/sɪˈreɪʃəs/),該術語源自拉丁語"cera"(蠟),用于描述物體具有類似蜂蠟的物理特性。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英語詞典》的釋義,該形容詞指代物質具有蠟質光澤、可塑性及低熔點的特征。
在專業領域應用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醫學術語詞典》将其定義為:"描述組織或分泌物呈現半透明、光滑的蠟樣外觀,常見于某些病理學标本或動植物分泌物" 。劍橋大學《生物學術語手冊》進一步指出,該特性在植物表皮蠟質層(cuticular wax)和昆蟲表皮分泌物中具有防水與保護功能。
詞彙辨析方面,韋氏詞典對比指出:"ceraceous"強調物質本身的蠟質屬性,而相近詞"waxy"更側重主觀觸感描述。例如在生物學中常用"ceraceous secretion",材料科學則多使用"waxy texture"的表達方式。
“臘狀”并非現代漢語中的規範詞彙,但結合“臘”字的不同含義,可以推測其可能的解釋方向:
與臘(là)相關的形态
根據和,“臘”讀作là時,指農曆十二月(臘月)或腌制風幹的肉類(如臘肉、臘魚)。因此“臘狀”可能形容類似臘制品的特征,例如:
與臘(xī)相關的狀态
參考和,“臘”讀xī時,本義為幹肉,也指皮膚皴皺。因此“臘狀”可能描述:
需注意的歧義性
由于“臘狀”并非标準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在醫學描述中可能指皮膚異常幹燥,在食品加工中可能指類似臘制品的質地。
建議進一步提供具體使用場景,以便更精準解析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