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loyd's average bond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family name; surname
【經】 marine loss; sea damage
bargaining; bond; contract; covenant; deed; indent; indenture; obligation
pact; stipulation
【經】 agreement; agreements; bargain; compact; contract; deed; indenture
instrument; title deed
勞氏海損契約(Lloyd's Average Bond),在海事法律和海上保險領域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含義的文件。根據海事保險慣例,其核心含義可解釋如下:
定義與性質: 勞氏海損契約是由英國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制定的标準格式契約。它是一份法律合同,通常由船東(或其代理人)要求收貨人(貨物所有人)在提取貨物之前籤署。這份契約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收貨人承諾支付其貨物應分攤的共同海損(General Average)費用、救助報酬(Salvage Charges)以及相關的利息和費用。它構成了船東在未收到共同海損擔保(如銀行擔保或保險公司擔保函)或現金押金的情況下,放行貨物的法律依據。
核心功能:
籤署背景: 當船舶遭遇共同海損事故(如擱淺、火災等需要共同犧牲或産生共同費用)後,船東有權要求所有貨主分攤損失和費用。在航程終止港,船東為了确保能收到分攤款項,通常會扣留貨物(行使留置權)直到收到滿意的擔保。勞氏海損契約就是其中一種擔保形式(合同承諾),收貨人籤署後,船東即可放行貨物,而無需實際扣押。
法律特征:
權威性說明: 以上解釋基于海事法律、海上保險原理及國際航運實踐中的普遍認知。勞氏海損契約作為由曆史悠久且權威的勞合社制定的标準文件,其定義和效力在海商法領域具有廣泛接受度。其具體條款和運作機制在權威的海商法著作和勞合社的相關規則中均有詳細規定。鑒于其标準合同性質,具體條款應以勞合社發布的最新版本為準。
“勞氏海損契約”是海運領域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含義和功能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定義
勞氏海損契約(Lloyd's Average Bond)是船方與貨方在發生共同海損後籤訂的協議,用于明确雙方對海損分攤的責任和義務。其英文名稱源自英國勞埃德保險市場(Lloyd's)制定的标準格式。
核心作用
適用場景
當船舶遭遇共同海損事故(如為避險抛棄貨物、産生額外費用等),船東需通過此契約确保所有利益方按比例承擔損失,避免貨物被無擔保提走。
法律依據
該契約具有法律效力,若貨方違約,船方可憑此文件通過訴訟或仲裁追償。其内容通常包含對《海商法》相關條款的引用。
補充說明:勞氏版本因勞埃德保險市場的權威性而被廣泛采用,但實際業務中也可能使用其他機構的标準契約格式。如需具體條款或案例,建議查閱國際海運保險相關法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