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法英文解釋翻譯、勞工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abor code
相關詞條:
1.EmploymentAct 2.labourlegislation 3.labourlaw 4.laborlaw
例句:
- 在議會有關《國家勞工法》的辯論中,這位政客表現極為拙劣。
The politician made a very poor showing in Parliament during the debate on the National Labour Act.
分詞翻譯:
勞的英語翻譯: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工的英語翻譯:
labour; man-day; project; skill; work; worker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勞工法(Labor Law)的漢英詞典釋義與法律解析
一、術語定義
勞工法(Labor Law)在漢英語境下均指調整勞動關系及附屬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總稱。中文術語“勞工法”常與“勞動法”通用,英文對應“Labor Law”或“Employment Law”,核心涵蓋勞動合同、工資福利、工時休假、勞動安全、勞動争議解決等範疇。
二、法律體系框架(中國語境)
中國勞工法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實施)為綱領,配套包括:
- 《勞動合同法》(2008年)
- 規範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及終止,明确無固定期限合同、經濟補償等規則。
- 《勞動争議調解仲裁法》(2008年)
- 《社會保險法》(2011年)
- 《安全生産法》《職業病防治法》
三、核心内容與勞動者權益
- 勞動合同
- 要求書面形式,必備條款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勞動報酬等(《勞動合同法》第17條)。
- 工資與工時
- 實行最低工資标準(地方性法規),加班工資需按150%-300%支付(《勞動法》第44條)。
- 解雇保護
- 禁止隨意解除勞動合同,違法解雇需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48、87條)。
- 集體協商
- 工會可代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集體合同(《勞動法》第33條)。
四、法律特征與適用原則
勞工法具有傾斜保護勞動者的特性,通過強制性規範平衡勞資地位差異。例如:
- 舉證責任倒置:勞動争議中多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勞動争議調解仲裁法》第6條)。
- 勞動監察制度:行政部門主動監督企業合規(《勞動法》第85條)。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國人大發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
- 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
- 中國批準的核心公約(如《同工同酬公約》)影響國内立法
- 最高人民法院勞動争議司法解釋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上述來源可通過官方機構名稱檢索獲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勞工法(又稱勞動法)是規範勞動關系及相關權益的法律體系,其核心在于平衡雇主與雇員的權利義務,并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勞工法的定義與作用
根據,勞工法泛指與勞工事宜相關的法律條文,主要規管工會、雇主及雇員的關系,保障各方在勞動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例如籤訂勞動合同、工資支付、勞動安全等基礎性内容。
二、核心内容解析(以津巴布韋為例)
顯示,津巴布韋的《勞工法》經過多次修訂,其核心條款包括:
-
雇員基本權利
- 參與工會和工人委員會;
- 免受歧視或不公待遇;
- 要求合理工作标準;
- 工作場所民主參與權。
-
工作條件規範
- 解雇需經勞工部授權(如員工存在偷竊、破壞財産、不服從分配等行為);
- 員工可享受病假、産假及解雇賠償(但違規解雇時雇主可不支付補償)。
-
社會保障機制
- 國家雇員委員會(NEC):負責管理退休金(65歲退休或病退補貼)、工作環境安全及福利待遇;
- 國家社會保障局(NSSA):為工傷緻殘或死亡的工人發放撫恤金;
- 資金來源:雇員繳納月工資的2.5%,雇主按同等比例繳納,外國雇員也需參與。
三、適用範圍與例外
津巴布韋《勞工法》適用于大多數雇主和雇員,但明确排除公務員和軍人群體。類似條款在其他國家的勞工法中亦有體現,通常根據職業特性調整適用範圍。
四、立法意義
勞工法通過明确勞資雙方權責,減少勞動争議,同時通過社會保障機制(如強制繳納保險)為勞動者提供長期風險保障,體現了對勞動者生存權與發展權的雙重保護。
如需了解特定國家/地區的完整法規,建議查閱當地勞工部門發布的官方文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