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勞動準則法英文解釋翻譯、勞動準則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abour standard law

分詞翻譯:

勞動的英語翻譯:

labor; labour; physical labor; work; working; yakka
【經】 labour

準則的英語翻譯:

canon; criterion; norm; rule; standard
【計】 guide line
【經】 guideline; reference frame; standard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勞動準則法(Labor Standards Law)指規範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權利義務的法律規範體系,其核心在于确立最低勞動标準,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内涵:

一、術語定義與法律屬性

二、核心内容框架

  1. 工時與休假制度

    規定每日/每周最長工時、帶薪年假及法定節假日(如中國《勞動法》第36、40條);英文術語為"Working Hours and Rest Periods",ILO《工時與休息時間公約》(No.1)要求保障每日連續休息時間。

  2. 工資保障機制

    确立最低工資标準、及時足額支付及加班補償規則(如《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英文稱"Minimum Wage and Remuneration Protection",參考ILO《保護工資公約》(No.95)。

  3. 勞動安全衛生義務

    要求用人單位提供安全作業環境及防護設備(《安全生産法》第4條);英文對應"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OSH)",依據ILO《職業安全衛生公約》(No.155)建立預防性保護體系。

三、實施與監督機構

在中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MOHRSS)負責執法監察;國際層面由ILO推動成員國立法轉化,其數據庫收錄全球勞動基準立法案例供對照研究。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文
  2. 國際勞工組織(ILO)數據庫:勞工立法分析報告
  3. 美國勞工部(DOL)《公平勞動标準法》釋義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勞動準則法”,這一表述并非嚴格的法律術語,但通常可以理解為規範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法規總稱。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具體法律名稱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核心概念

勞動準則法一般指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範,主要包括:

  1. 勞動合同:規定雇傭關系的建立、變更、解除條件(如試用期、解雇程式等)。
  2. 工作時間:明确每日/周工時上限、加班補償标準、休息休假制度。
  3. 工資福利:涵蓋最低工資标準、社會保險、帶薪假期等。
  4. 勞動保護:涉及安全生産、職業病防治、女職工特殊保護等。
  5. 争議解決:提供勞動仲裁、訴訟等維權途徑。

二、典型法律示例

  1. 中國:《勞動法》(1995年實施)與《勞動合同法》(2008年實施)是核心法律,配套《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專項法規。
  2. 美國:《公平勞動标準法》(FLSA)規定最低工資、加班費、童工限制等。
  3. 歐盟:通過《工作時間指令》等協調成員國勞動标準。

三、基本原則

四、作用與意義

  1. 平衡勞資雙方權益,防止用人單位濫用優勢地位
  2. 維護社會公平穩定,促進和諧勞動關系
  3. 為勞動争議提供法律解決依據

由于勞動法規具有地域性且内容龐雜,建議具體問題參考當地最新法律文本或咨詢勞動仲裁機構。如需了解某國/地區的特定條款,可提供更具體範圍以便進一步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