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abour rate standard
labor; labour; physical labor; work; working; yakka
【經】 labour
【經】 rate of pay; wage rate
criteria; level; mark; measure; normal; par; rule; standard; criterion
【計】 etalon; normal; STD
【化】 standards
【醫】 norm; normo-; rubric; standard
【經】 denominator; norm; standard
勞動工資率标準(Labor Wage Rate Standard)是指國家或地區依法規定的、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最低勞動報酬基準,是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制度安排。以下從漢英詞典釋義、政策内涵及國際參考三個維度進行專業解析:
中文釋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48條,工資分配應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勞動工資率标準即用人單位支付給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标準(來源:《最低工資規定》人社部令第21號)。
英文對應術語
Labor Wage Rate Standard 在國際勞工組織(ILO)文件中定義為:
"The legally mandated minimum remuneration that employers must pay workers for work performed during a given period."
(來源:ILO Convention No. 131, Minimum Wage Fixing Convention)
覆蓋範圍
包括月最低工資标準、小時最低工資标準兩類,適用于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及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源:《最低工資規定》第三條)。
制定依據
參考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等動态調整(來源:人社部官網《最低工資标準調整機制》政策解讀)。
國際實踐參考
美國《公平勞動标準法》(FLSA)規定聯邦最低時薪(2025年為$7.25/小時),各州可制定更高标準(來源:U.S. Department of Labor);歐盟通過《工時指令》要求成員國建立最低工資保障機制(來源:EU Directive 2022/2041)。
最低工資标準需排除以下項目:
計算公式示例:
$$ text{月最低工資} geq text{(本地人均消費支出×贍養系數 + 調整參數)} times text{區域系數}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最低工資測算模型研究》)
2025年中國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資标準(數據截至2025年1月): | 地區 | 月标準(人民币) | 小時标準 | |--------|------------------|----------| | 上海 | 2,690元 | 24元 | | 北京 | 2,420元 | 26.4元 | | 廣東(一類) | 2,300元 | 22.2元 | (來源:人社部官網《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标準情況》)
注:具體标準以各地人社部門最新公告為準,國際比較數據參考ILO全球工資數據庫(ILO Global Wage Database)。
勞動工資率标準是指由國家、行業或用人單位制定的單位時間内勞動報酬的支付基準,通常以小時、日、月等時間單位計算。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概念
勞動工資率标準是單位時間内的勞動價格,體現為工資總額與勞動時間的比值,即:
$$
text{工資率} = frac{text{工資總額}}{text{勞動時間}}
$$
例如:小時工資率=月薪÷每月标準工時。
法律屬性
該标準需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且需在勞動合同中明确約定。
按時間單位劃分
按制定主體劃分
經濟作用
反映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均衡狀态下真實工資率等于勞動的邊際産出(即$w=MP cdot P$)。
法律約束
用人單位需以标準工資率為基數計算加班費、假期工資等,且實行計件工資時,勞動定額需科學合理。
工資率标準的制定需綜合考慮:
如需了解具體地區或行業标準,可參考政府發布的《最低工資規定》或行業薪酬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