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mmer
榔頭(láng·tou)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及解析如下:
工具屬性
指一種由金屬錘頭與木柄構成的敲擊工具,主要用于釘釘子、敲碎物體或鍛造金屬。英文對應詞為"hammer",特指錘頭呈球狀或楔形的類型(區别于平頭錘"mallet")。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
方言與用法差異
在北方方言中常與"錘子"混用,但嚴格意義下,"榔頭"更強調錘頭部分的重量感與沖擊力(如"八角榔頭"指錘頭為八棱柱形的鐵錘)。英語需根據具體形态翻譯為"claw hammer"(羊角榔頭)、"sledgehammer"(長柄大榔頭)等。
來源參考:《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柯林斯英漢雙解詞典》·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漢語中"榔頭"可象征強硬手段(如"政策榔頭"喻指強力調控),英語類似表達為"heavy-handed approach"。俗語"榔頭敲釘子——硬碰硬"直譯為"Like a hammer hitting a nail—direct confrontation"。
來源參考:《中華諺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英習語詞典》·外研社
在機械維修中,"榔頭"指銅制或橡膠制軟錘(防工件損傷),英文稱"soft-faced hammer";地質領域的"地質榔頭"譯為"geologist's hammer"。
來源參考:《機械工程術語》·科學出版社;《英漢地質學詞典》·地質出版社
"榔頭"是以功能性定義的工具詞,漢英對應需結合形态(hammer/claw hammer/sledgehammer)及場景(日常/工業)。其文化隱喻體現漢語具象思維,翻譯時需兼顧工具屬性與語境聯想。
“榔頭”是漢語中一個常用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榔頭指一種敲擊工具,形似錘子,通常用于敲打物體使其移動或變形。其名稱也寫作“狼頭”,因形狀像狼頭得名。拼音為láng tou,注音為ㄌㄤˊ ㄊㄡ,在口語和書面語中均適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榔頭的具體分類(如木工錘、石工錘)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工具書或武術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