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英文解釋翻譯、苦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scetic; asceticism; austerity; penitentially; self-torture
相關詞條:
1.ascesis 2.askesis 3.mortify 4.undergoingdifficulties
例句:
- 苦行生活苦行者的原則和實踐;極端的自制與簡樸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an ascetic; extreme self-denial and austerity.
- 苦行者一個放棄物質享受,過着嚴格自律生活的人,尤指作為虔誠的宗教行為
A person who renounces material comforts and leads a life of austere self-discipline, especially as an act of religious devotion.
分詞翻譯:
苦的英語翻譯:
bitter; hard; hardship; suffer from; suffering
【醫】 picro
行的英語翻譯:
all right; business firm; profession; capable; carry out; prevail; conduct; go
travel; range; row; soon
【計】 row
【醫】 dromo-
【經】 line
專業解析
漢英詞典視角下的“苦行”釋義
“苦行”是一個具有深厚宗教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在漢英詞典中的對應解釋主要圍繞以下核心含義展開:
-
核心含義:嚴苛的修行實踐
- 漢語本義: 指宗教信徒(常見于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為了達到精神解脫、淨化靈魂或獲得超凡力量,而自願采取的極端艱苦的自我克制和肉體磨練行為。這包括忍受饑餓、寒冷、疼痛、孤獨、長期保持困難姿勢、減少睡眠、禁欲等。
- 英語對應詞:Asceticism /əˈsɛtɪˌsɪzəm/。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對應詞,指“一種涉及嚴格自律和避免任何形式放縱的生活或教義,通常是為了宗教目的而進行”(A doctrine and way of life that involves strict self-discipline and avoidance of all forms of indulgence, typically for religious reasons)。其形容詞形式ascetic /əˈsɛtɪk/ 用來形容人或其生活方式。
- 英語近義表達: Austerity (指生活的簡樸和嚴格,常與asceticism互換使用,但可能更側重物質層面的克制), Self-mortification (強調通過痛苦折磨自己,是苦行的一種極端形式), Self-discipline (自律,是苦行實踐的基礎), Penance (忏悔、苦修,強調為贖罪而受苦)。
-
目的與動機:
- 苦行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物質欲望和肉體束縛,追求精神的純淨、覺悟或與神性的合一。它被視為一種主動的修行手段,旨在通過克服感官享受和身體舒適來增強意志力、培養慈悲心、積累功德或尋求内在真理。這與被迫承受的苦難有本質區别。
-
文化背景與延伸:
- 苦行實踐在東方宗教(尤其是印度次大陸起源的宗教)中有着悠久的曆史和理論基礎。它常與禁欲主義思想緊密相連。
-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苦行”或“苦行僧”(ascetic monk, ascetic)的生活方式也象征着對物質世界的極度超脫和對精神追求的高度專注。
在漢英詞典中,“苦行”主要對應Asceticism,指為了宗教或精神目标而自願實行的嚴格自律和肉體磨練的生活方式與實踐。其核心在于通過主動承受艱苦來超越物質欲望,追求精神層面的提升或解脫。
網絡擴展解釋
“苦行”是一個具有宗教和哲學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苦行指通過自願忍受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以達到修行或解脫目的的實踐方式。它源于梵語“Tapas”,意為“熱力”或“苦修”,常見于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傳統中。
二、宗教中的苦行
-
佛教苦行
- 正道苦行:佛陀早年曾嘗試六年極端苦行,後主張“中道”,反對無意義的自虐。佛教提倡的苦行實為“頭陀行”,如日中一食、穿糞掃衣等,旨在減少欲望而非折磨身體。
- 目的:通過簡樸生活克制貪欲,而非刻意受苦。例如大迦葉尊者“樹下一宿”的修行,被視作斷除煩惱的途徑。
-
外道苦行
指印度其他宗教流派的極端修行,如裸形、卧刺、事火、持牛戒等,佛教認為這些是基于“我執”的無益行為,無法真正解脫。
三、現代引申義
廣義上可形容需要經曆艱辛的職業或過程(如運動員訓練、學術研究等),強調通過忍耐痛苦達成目标。
四、關鍵區分
- 佛教與外道:佛教苦行注重内在煩惱的斷除(如十二頭陀行),外道則側重肉體折磨。
- 苦行與自虐:刻意尋求痛苦并非佛教本義,如《大般涅槃經》批評盲目苦行,主張以智慧引導修行。
總結來看,苦行的本質是“以苦砺心”,但需區分其是否具備解脫的智慧導向。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