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itter spring
bitterness; gall
【機】 bittering
mineral spring; spa
【醫】 creno-; mineral spring; spa; spring
苦味礦泉(英文:Bitter Mineral Spring)是一種含有高濃度硫酸鹽(特别是硫酸鎂)及少量其他礦物質成分的天然礦泉水。其名稱源于其顯著的苦澀口感,主要由溶解的硫酸鎂(瀉鹽)引起。以下從地質、化學及醫學角度詳解其特性:
苦味礦泉屬于醫療礦泉範疇,指礦化度≥1g/L且以硫酸鎂(MgSO₄)為主成分的冷泉或溫泉。其形成與地下水溶解石膏(CaSO₄·2H₂O)或含鎂岩石有關,常見于沉積岩地層或火山活動區。例如:
"苦味泉以硫酸鎂為主要溶解鹽,礦化度通常高于普通淡水,多分布于構造斷裂帶"(《中國礦泉分類标準》,地質出版社)。
含量可達1000–5000mg/L,化學式為: $$ ce{MgSO4 -> Mg^{2+} + SO4^{2-}} $$ 是苦味的主要來源,也是其醫療價值的核心成分 。
含鈣、鈉、氯離子及微量锂、锶等元素,但濃度顯著低于硫酸鹽。
苦味礦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為藥用礦泉,主要功效包括:
明确記載苦味泉"性寒,味苦鹹,歸胃、大腸經"。
定義苦味泉為"以Mg²⁺和SO₄²⁻為主,總溶解固體≥1g/L"的天然露頭。
苦味礦泉是以硫酸鎂為主導成分的功能性泉水,其苦澀口感與藥用價值均源于獨特的地球化學過程,在傳統醫學和現代理療中均有明确應用。
“苦味礦泉”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礦泉,其核心特征在于極高的礦物質含量和明顯的苦味口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苦味礦泉屬于功能性礦泉,其礦物質總量遠超普通礦泉水标準。根據數據,每1000毫升含礦物質總量達33144毫克,是普通礦泉水的數百倍,主要包含鈉(1755mg/L)、鉀(696.2mg/L)、鎂(5033mg/L)、鈣(301mg/L)等陽離子。
苦味成因 苦味主要源于鎂離子含量過高(如中鎂含量占礦物質總量的15%),鎂鹽溶解後會産生明顯苦澀口感。此外,鈉、鉀等金屬離子的協同作用也強化了這種味道特征。
功能特性 商家宣稱其具有多重功效:
使用規範 我國《天然飲用礦泉水》标準規定:
注意事項 北京公衆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提示:此類高濃度礦泉屬于醫療功能水範疇,長期飲用可能造成電解質紊亂,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普通人群不宜作為日常飲用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