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ugmented operator grammar
augment; expansion; extend; extension; strengthen
【經】 expand; expansion
【計】 OP; operator symbol
【化】 operator
grammar
擴充算符文法(Extended Operator Precedence Grammar)是計算語言學中用于描述編程語言表達式結構的上下文無關文法擴展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過顯式定義算符之間的優先級和結合性,為語法分析器提供确定性解析路徑。該理論由Robert W. Floyd于1963年提出,并在《編譯原理》(Alfred V. Aho等著)中被系統闡述。
該文法在基礎算符文法上進行了三方面擴展:
在編譯器設計中,該文法可有效解決經典算符優先文法的二義性問題。例如處理表達式$a + b * c$時,通過預定義的優先級矩陣确保乘法運算優先于加法執行,這符合多數編程語言的語義規範。其時間複雜度為$O(n)$的CYK算法實現,已被應用于GCC等開源編譯器的早期版本。
“擴充算符文法”是編譯原理中的術語,需結合“擴充”和“算符文法”兩個概念理解:
算符文法是一種形式文法,其核心特征是任何産生式的右部不包含連續的非終結符。例如,加減乘除等運算符的語法規則屬于算符文法。它的優先級判斷依據包括:
P→ab
或 P→aAb
,則運算符 a
和 b
優先級相等;P→aQ
,則 a
的優先級低于 Q
中所有符號;P→Qa
,則 Q
中符號的優先級高于 a
。“擴充”指在原有基礎上擴展或增加内容。在編程語言中,類似概念如擴展運算符(...
)用于展開數組或對象(見),但此處更偏向理論擴展。
結合兩者,“擴充算符文法”可能指:
這類擴充可能用于編譯器設計中,優化表達式解析效率或支持新運算符。例如,在原有四則運算文法基礎上,加入指數運算 ^
并定義其優先級高于乘除。
提示:若需具體實現細節(如優先表構造),建議參考編譯原理教材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