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礦産原油英文解釋翻譯、礦産原油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ease oil

分詞翻譯:

礦的英語翻譯:

mine; ore; ore deposit
【經】 ore

産的英語翻譯:

give birth to; lay; produce
【醫】 toco-; toko-

原油的英語翻譯:

base oil; crude oil
【化】 crude oil; crude petroleum; mother oil
【經】 base oil; crude; crude oil; petroleum; raw crude; raw oil

專業解析

礦産原油是漢語中表述天然未加工石油資源的複合術語,對應英語"crude oil as mineral resource"。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1. 礦産屬性 作為非可再生礦産資源,其形成需經曆地質時期有機質沉積、高溫高壓轉化等自然過程,符合《牛津英語詞典》對"mineral resource"的定義——"自然形成的無機或有機物質"(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23版)。中國自然資源部《礦産資源分類》将其歸入能源礦産類别。

  2. 物理化學特性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标準,其特性通過API度(密度指标)和硫含量分類:

    $$ API^circ = frac{141.5}{相對密度(60^circ F)} - 131.5 $$

    輕質原油(API>31.1°)、中質原油(API 22.3-31.1°)、重質原油(API<22.3°)構成主要分類體系。

  3. 工業應用價值 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原油經煉制可提取84%燃料(汽油、柴油等)、10%化工原料(塑料、合成纖維前體)、6%瀝青等副産品。其熱值約42-45 MJ/kg,是煤炭的1.5倍能量密度。

  4. 戰略儲備意義 國際能源署(IEA)規定成員國應保有90天淨進口量的戰略石油儲備。中國自2006年起建立四大戰略儲備基地,截至2023年儲備量達9.26億桶(國家統計局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礦産原油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基本性質
原油(Crude Oil)是未經加工的天然石油,通常指直接從地下油井中開采出的液态烴類混合物,呈黑褐色或深綠色粘稠液體狀,密度略輕于水,具有特殊氣味。因其戰略價值和經濟重要性,常被稱為“黑色金子”或“工業的血液”。

2. 化學組成
原油主要由碳(83%~87%)和氫(11%~14%)構成,并含少量硫、氧、氮及微量金屬元素(如釩、鎳等)。其成分複雜,包含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多種碳氫化合物,不同産地的原油物理性質(如黏度、顔色)和化學成分差異較大。

3. 主要用途

4. 形成與分布
原油形成于數億年前海洋或湖泊中的有機沉積物,經高溫高壓作用逐漸轉化為烴類化合物,儲存在地殼的孔隙岩層中。全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北美、俄羅斯及南美等地區。

5. 戰略與經濟意義
作為24種戰略性礦産資源之一,原油對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國際關系具有深遠影響。1965年起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目前占世界能源消費的34%左右。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能源市場與全球經濟格局。

補充說明
原油按含硫量可分為低硫、含硫等類型(如布倫特原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不同品類適用于不同提煉需求。更多分類及市場數據可參考權威能源機構報告。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高權威性來源,如需完整數據請查閱相關網頁原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