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ottle sound
empty; hollow; air; for nothing; vacancy
【計】 empty; null
【醫】 keno-
【經】 for nothing
earthen jar; urn
【建】 crock
catch birds with a net; collect; display; net; sift; silk
【經】 gross
aspirate; news; sound; tone
【醫】 bruit; note; phon-; phono-; sonus; sound; tone
空甕性羅音(Amphoric Rales)是臨床醫學聽診術語,指呼吸時産生的特殊異常呼吸音,其聲學特征類似氣流通過空腔容器時産生的共鳴音。該體征常見于肺部存在含氣空腔的病理狀态,如肺大疱、張力性氣胸或肺結核空洞形成等場景。
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
中文定義
"空甕"指代中空容器(empty jar),"性"表示性質特征(characteristic),"羅音"對應英文"rales"(異常呼吸音)。組合詞義描述聽診器在胸壁采集到的、具有空腔共鳴特征的異常呼吸音。
英文對應
《哈裡森内科學》(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将其标注為"amphoric breath sounds",其中"amphoric"源于希臘語"amphoreus"(雙耳細頸罐),特指類似吹瓶口産生的低頻共振音。該體征在《默克診療手冊》(Merck Manual)中被列為肺部空洞病變的典型聽診表現。
臨床意義
當肺部存在直徑大于4cm的含氣空腔時,氣流在空腔壁産生渦流振動,形成頻率在100-500Hz之間的低頻音。這種體征最早由法國醫生Laennec在1819年肺結核研究中記錄,其著作《間接聽診法》詳細描述了空甕音與肺組織破壞的關聯性。
聽診特征
區别于濕羅音的爆裂音(crackles)或幹羅音的哮鳴音(wheezes),空甕性羅音具有:①金屬樣回聲效應 ②呼氣相較吸氣相更明顯 ③體位改變時強度變化顯著。現代《診斷學》教材強調需與皮下氣腫的"撚發音"進行鑒别。
空甕性羅音(或空甕性呼吸音)是肺部聽診中的一種特殊異常呼吸音,通常與肺部空洞性病變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特征 空甕性呼吸音(Amphoric respiratory sound)類似輕吹狹口空瓶發出的聲音,特點為柔和、深長且帶有金屬音調。在呼吸周期中,吸氣和呼氣均可聞及,但呼氣時更為明顯。
病理機制 主要因肺部形成空洞(如肺膿腫、肺結核空洞、肺壞疽等)或囊腫破裂後,氣流通過空腔産生共鳴效應所緻。空氣與液體或壞死組織的相互作用會放大這種特殊共鳴音。
鑒别要點 需注意與“空腔音”區分,後者多指單純氣體通過狹窄氣道産生的聲音,而空甕音更強調空洞結構的共鳴效應。此外,金屬音調是其區别于其他濕羅音(如水泡音)的關鍵特征。
臨床意義 常見于空洞型肺結核(占比約60%)、肺膿腫晚期(約30%)及肺棘球蚴囊腫破裂等疾病。結合影像學檢查可輔助定位病竈。
注:醫學文獻中更常用“空甕性呼吸音”表述,若涉及“羅音”分類,可能屬于附加呼吸音範疇。建議臨床診斷時結合其他體征綜合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