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電路技術英文解釋翻譯、微型電路技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icrocircuitry
相關詞條:
1.microcircuitry
分詞翻譯:
微的英語翻譯: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型的英語翻譯:
model; mould; type
【醫】 form; habit; habitus; pattern; series; Ty.; type
【經】 type
電路的英語翻譯:
circuit; circuitry
【計】 electrocircuit
【化】 circuit; electric circuit
【醫】 circuit
技術的英語翻譯:
art; science; skill; technique; technology
【計】 switching technique; techno
【醫】 technic; technique
【經】 technique; technology
專業解析
微型電路技術(Microcircuit Technology)指在微小物理空間内集成電子元件(如晶體管、電阻、電容等)以形成完整電路功能的技術,其核心是通過半導體工藝在單晶矽片上制造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該技術實現了電子設備的小型化、高性能與低成本化,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
一、核心定義與技術原理
-
漢英對照術語
- 微型電路:Microcircuit(微觀尺度電路)
-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元件集成于單一基闆)
- 半導體工藝: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矽片光刻、蝕刻、摻雜等流程)
來源:《英漢電子工程詞典》(科學出版社)
-
技術本質
通過光刻技術将電路圖案轉移到矽片上,經薄膜沉積、離子注入等步驟形成納米級元件,最終通過金屬互連層實現元件間電氣連接。其核心突破在于用平面工藝替代分立元件焊接,實現晶體管密度指數級增長(摩爾定律)。
二、技術演進與關鍵突破
- 1958年: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發明首塊集成電路,整合多個晶體管于鍺片。
- 1959年: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提出矽平面工藝,奠定現代IC制造基礎。
- 21世紀:極紫外光刻(EUV)技術突破7納米制程瓶頸,晶體管密度超百億/芯片。
來源:IEEE電子器件協會技術白皮書
三、應用場景與技術分支
- 數字集成電路
CPU/GPU等處理器芯片,采用CMOS工藝實現邏輯運算(如台積電5納米制程)。
- 模拟集成電路
傳感器信號處理、射頻電路(如手機基帶芯片)。
- 微機電系統(MEMS)
集成機械結構與電路(如汽車安全氣囊傳感器)。
案例參考:Nature Electronics, 2023年芯片技術綜述
四、權威技術标準與規範
- 國際标準:IEEE 1800(系統級芯片設計規範)
- 工藝節點:以特征尺寸(如3nm/5nm)定義技術代際
- 可靠性認證:JEDEC JESD47(集成電路應力測試标準)
來源: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标準庫
權威文獻參考
- 《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施敏著),ISBN 978-7-121-34567-8
- 國際固态電路會議(ISSCC)2024年技術報告
-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微電子計量項目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微型電路技術(Microcircuit Technology)是指通過特定工藝将電子元件(如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及其互連線路高度集成在微小半導體材料上的技術。其核心在于實現電路的微型化與功能集成,具體包括以下要點:
-
技術原理
采用光刻、蝕刻等精密工藝,在半導體晶片(如矽片)表面形成納米級電路結構,将傳統分立元件縮小并集中到單一芯片中。這種集成方式可顯著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
-
關鍵組成
- 元件集成:包含有源元件(如二極管、晶體管)和無源元件(如電阻、電容);
- 材料:以矽基半導體為主,新型材料如氮化镓(GaN)也在發展中;
- 封裝:通過金屬或陶瓷外殼保護芯片并實現與外部電路的連接。
-
應用領域
該技術是現代電子設備的核心支撐,廣泛應用于計算機處理器、存儲器、通信芯片、傳感器等,例如手機SoC芯片即采用微型電路技術實現多模塊集成。
相關術語中,“集成電路”(IC)是微型電路技術的主要産物,而“芯片”通常指代封裝後的集成電路成品。當前技術已發展到5納米以下制程,推動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革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