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edicate calculus
predication; predicative
【計】 predicate
figure; perform mathmatical calculations
【計】 D-calculus
謂詞演算(Predicate Calculus)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術語定義
謂詞演算(Predicate Calculus)是數理邏輯的核心分支,用于形式化描述對象、屬性及關系。其核心包含:
二、漢英詞典視角解析
中文術語特征
英文術語内涵
三、核心概念詳解
量詞的作用
與命題邏輯的區别
謂詞演算通過引入變量和量詞,可表達命題邏輯無法處理的複雜語句(如“所有自然數有唯一後繼”)。
四、權威參考來源
學術定義依據
标準教材解釋
術語對照表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邏輯符號 | 示例 |
---|---|---|---|
謂詞 | Predicate | P(x), Q(x,y) | P(x): "x是奇數" |
全稱量詞 | Universal Quantifier | ∀ | ∀x (x+1 > x) |
存在量詞 | Existential Quantifier | ∃ | ∃x (x² = 2) |
個體變元 | Individual Variable | x, y, z | x 代表任意整數 |
說明:以上内容綜合經典邏輯學著作定義,符合學術規範與術語準确性要求。
謂詞演算(Predicate Calculus)是數理邏輯的核心分支之一,也稱為一階邏輯(First-Order Logic),用于形式化地研究命題内部的結構和量化關系。其核心是通過引入謂詞(描述對象屬性的符號)、量詞(全稱量詞∀、存在量詞∃)和個體變量,對複雜命題進行更精細的邏輯分析。
謂詞(Predicates)
表示對象之間的關系或屬性,例如 ( P(x) ) 可表示“x是人”,( Q(x,y) ) 可表示“x愛y”。
量詞(Quantifiers)
個體變量與常量
變量(如x, y)代表任意對象,常量(如a, b)代表特定對象。
邏輯連接詞
如¬(非)、∧(且)、∨(或)、→(蘊含),用于組合原子命題。
命題邏輯僅處理簡單命題的真假(如“天晴”或“下雨”),而謂詞演算能深入命題内部,分析對象間關系。例如,命題邏輯無法表達“所有人都會死”,但謂詞演算可通過量化結構描述這一命題。
命題:“所有學生都通過了考試。”
謂詞表達:
設 ( S(x) ) 表示“x是學生”,( P(x) ) 表示“x通過了考試”,則命題可形式化為:
$$
forall x (S(x) rightarrow P(x))
$$
謂詞演算由弗雷格(Gottlob Frege)于19世紀末提出,後經羅素、希爾伯特等人完善,成為現代邏輯學和理論計算機科學的基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