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cies articularis carpea
wrist
【醫】 carpus; wrist
【醫】 facies articularis
腕關節面(wrist articular surface)指桡骨遠端與近排腕骨(主要是舟骨和月骨)相接的關節結構面,是腕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解剖與功能特點如下:
腕關節面位于桡骨遠端,呈凹形,與舟骨、月骨共同構成桡腕關節。該關節面覆蓋透明軟骨,可緩沖壓力并減少摩擦。其尺側與尺骨頭(通過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連接)共同參與腕部旋轉活動。
作為前臂與手部的力學傳導樞紐,承受手部活動時的軸向負荷(如抓握、支撐)。
凹形關節面允許腕部進行屈伸、尺桡偏及環轉運動,與腕骨關節面形成動态匹配。
依賴周圍韌帶(如桡舟頭韌帶、桡月韌帶)及TFCC維持關節對合,避免半脫位。
腕關節面骨折(如桡骨遠端骨折)易導緻關節面不平整,引發創傷性關節炎。其形态變異(如尺骨負變異)可能增加月骨缺血壞死(Kienböck病)風險。
中文 | 英文 |
---|---|
腕關節面 | Articular surface of wrist joint |
桡骨遠端 | Distal radius |
舟骨 | Scaphoid bone |
月骨 | Lunate bone |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 |
權威參考來源:
腕關節面是指構成腕關節的骨性接觸面,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
由桡骨遠端腕關節面和尺骨下方的三角形關節盤共同組成。關節盤位于桡骨與尺骨之間,填補了桡骨腕關節面與尺骨莖突之間的間隙,增強了關節穩定性。
由近側列腕骨中的舟骨、月骨、三角骨的關節面聯合構成,這三塊骨的近端關節面共同形成一個凸起的橢圓形結構,與關節窩匹配。
若腕關節面因骨折(如桡骨遠端骨折)受損,會導緻關節面不平整,可能引發創傷性關節炎或功能障礙,需通過手術複位修複。
橢圓關節的運動範圍可用以下關系表示: $$ 屈曲/伸展角度 approx 150° quad 收展角度 approx 60° $$ (具體角度因個體差異略有不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