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xtensive investment
extension
【計】 epitaxy
invest; investment; lay out
【經】 invest; investment; lay out; put out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外延投資"對應的英文術語為"extensive investment",指通過擴大生産要素投入規模而非提高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的投資方式。該概念最早由蘇聯經濟學家提出,現已成為經濟增長理論的重要分類指标。
核心特征包括:
典型應用場景可見于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階段。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現代經濟學術語詞典》的案例分析,2001-2010年中國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率達23%,其中65%屬于外延型投資。世界銀行2023年發展報告指出,這種模式在基礎設施空白期能快速形成生産能力,但也可能造成資源錯配。
外延投資(或外延性投資)是指通過擴大生産經營場所、增加生産要素數量來實現規模擴張的投資方式。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特征
外延投資強調生産要素的「量」的積累,例如新建廠房、擴建生産線、購置更多設備等。其目标是通過擴大生産規模,快速提升産品産量,滿足市場需求增長(如速度型投資戰略)。
2. 主要形式
3. 與内含投資的對比
外延投資與内含性投資(注重技術升級、效率提升)形成互補:
4. 適用場景
適用于市場需求明确增長、企業需快速搶占份額的階段。但需注意:過度依賴可能導緻資源浪費,需結合内含投資提升效率。
提示:部分資料中可能将外延融資(外部籌資)與此概念混淆,需注意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