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後谵妄英文解釋翻譯、外傷後谵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elirium post-traumaticum
分詞翻譯:
外傷的英語翻譯:
an injury; trauma
【醫】 trauma; traumato-
後的英語翻譯: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谵妄的英語翻譯:
delirium
【醫】 delirament; deliria; delirium; ideosynchysia; ideosynchysis; phrenitis
專業解析
外傷後谵妄 (Post-Traumatic Delirium) 的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如下:
一、 術語解析 (Term Analysis)
- 外傷 (wàishāng): 指由外部物理力量造成的身體損傷,對應英文Trauma 或Traumatic Injury。這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跌倒、撞擊、穿透傷等導緻的顱腦損傷或身體其他部位嚴重損傷。
- 後 (hòu): 表示時間上的“之後”或“繼發于”,對應英文Post-。
- 谵妄 (zhānwàng): 一種急性發作的、以意識清晰度下降和認知功能全面障礙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對應英文Delirium。核心表現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混亂、感知覺異常(如幻覺、錯覺)、睡眠-覺醒周期紊亂、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滞等。
- 綜合釋義: 因此,“外傷後谵妄”指在遭受身體創傷(尤其是顱腦創傷)後發生的急性、波動性的意識障礙和認知功能紊亂狀态。英文術語為Post-Traumatic Delirium。
二、 核心醫學定義與特征 (Core Medical Definition & Features)
外傷後谵妄是繼發于創傷事件的一種急性腦功能障礙狀态,屬于繼發性谵妄範疇。其本質是大腦對創傷(特别是腦損傷)、手術、疼痛、感染、代謝紊亂、藥物作用等多種應激因素産生的彌漫性、可逆性病理反應。
- 急性起病與波動性病程: 症狀通常在創傷後數小時至數天内快速出現,并在一天内呈現明顯的波動性,時輕時重。
- 意識障礙: 患者對環境感知的清晰度下降,表現為嗜睡、昏睡或警覺性異常增高。
- 注意力障礙: 是谵妄的核心症狀,患者難以集中、維持或轉移注意力。
- 認知功能全面障礙: 包括定向力障礙(時間、地點、人物)、記憶力受損(尤其是近期記憶)、語言障礙(語無倫次、理解困難)、視空間能力損害等。
- 感知覺障礙: 可能出現錯覺(對真實感覺的錯誤解釋)或幻覺(尤其是幻視)。
- 精神運動行為異常: 可表現為活動過多、不安、激越(亢奮型谵妄),或活動減少、反應遲鈍、嗜睡(抑制型谵妄),或兩者混合出現。
- 睡眠-覺醒周期紊亂: 白天嗜睡,夜間失眠、煩躁不安或晝夜颠倒。
- 情緒紊亂: 常伴有焦慮、恐懼、抑郁、易怒、欣快或情感淡漠等。
三、 病因與誘發因素 (Etiology & Predisposing Factors)
外傷後谵妄的發生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創傷本身: 尤其是創傷性腦損傷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直接導緻腦組織損傷、水腫、顱内壓升高、神經遞質失衡(如乙酰膽堿減少、多巴胺增多)。身體其他部位的嚴重創傷(如多發傷、骨折、大面積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劇烈疼痛、失血性休克等也是重要誘因。
- 繼發性并發症: 創傷後常見的并發症如顱内出血、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傷口感染)、癫痫發作、電解質紊亂(如低鈉血症)、脫水、營養不良、器官功能衰竭(肝、腎)等均可誘發谵妄。
- 醫源性因素: 圍手術期麻醉藥物的殘留效應、術後鎮痛藥物(尤其是阿片類藥物)、鎮靜藥物、抗膽堿能藥物、某些抗生素等的不當使用是常見誘因。ICU環境中的睡眠剝奪、感覺剝奪或過載、約束等也增加風險。
- 患者基礎狀态: 高齡、既往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如癡呆)、酗酒或藥物依賴史、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肝腎病)的患者,在遭受創傷後更易發生谵妄。
四、 診斷與評估 (Diagnosis & Assessment)
診斷主要依據詳細的病史(尤其是創傷事件和症狀演變過程)和臨床精神狀态檢查。常用工具包括:
- 意識模糊評估法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 是臨床最常用的篩查工具,其核心診斷特征包括:急性起病和波動病程、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紊亂、意識水平改變。滿足前兩點加後兩點中的任意一點即可診斷谵妄。
- ICU患者意識模糊評估法 (CAM-ICU): 適用于無法言語交流的重症患者(如氣管插管患者)。
- 其他量表: 如谵妄評定量表 (DRS)、紀念性谵妄評估量表 (MDAS) 等可用于評估嚴重程度。
- 輔助檢查: 包括頭部CT/MRI(評估腦損傷)、血液檢查(感染指标、電解質、肝腎功能、血糖、血氣分析)、尿液分析、心電圖等,旨在識别潛在的誘因和并發症。
五、 治療與管理 (Treatment & Management)
治療的核心是多模式幹預,包括:
- 病因治療: 積極處理原發創傷(如手術清除血腫、固定骨折)、控制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及代謝紊亂、改善器官功能、優化鎮痛方案(盡量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優先考慮區域阻滞或多模式鎮痛)。
- 支持性治療與環境優化:
- 環境: 提供安靜、光線適宜(白天明亮,夜間昏暗)、有明确時間提示(鐘表、日曆)、減少不必要噪音和幹擾的環境。鼓勵家屬陪伴(如條件允許)。
- 定向力支持: 醫護人員及家屬應反複向患者告知時間、地點、身份信息。
- 感官支持: 确保患者佩戴眼鏡、助聽器(如果需要)。
- 睡眠促進: 建立規律的睡眠-覺醒周期,減少夜間幹擾,避免日間過度睡眠。
- 早期活動: 在病情允許下,盡早進行床上活動或下床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和功能退化。
- 營養支持: 保證充足營養和水分攝入。
- 非藥物幹預: 作為首選和基礎,包括上述環境優化、認知刺激、感官輔助、活動、睡眠管理等。
- 藥物治療: 主要用于控制嚴重的激越、幻覺、妄想等症狀,以避免患者自傷或傷及他人,或嚴重影響治療。藥物選擇需謹慎,遵循“小劑量起始、短期使用”原則。常用藥物包括:
- 抗精神病藥: 如氟哌啶醇 (Haloperidol)、喹硫平 (Quetiapine)、利培酮 (Risperidone) 等。需監測錐體外系反應及QT間期延長等副作用。
- 苯二氮卓類藥物: 通常不作為一線用藥(可能加重意識障礙),但在酒精或苯二氮卓類藥物戒斷引起的谵妄中作為首選,或用于抗精神病藥禁忌或無效時控制激越。如勞拉西泮 (Lorazepam)。
- 右美托咪定 (Dexmedetomidine): 一種高選擇性α2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抗焦慮作用,對呼吸抑制小,適用于需要鎮靜的ICU谵妄患者。
六、 預後 (Prognosis)
外傷後谵妄通常是可逆的,隨着原發創傷的恢複和誘因的糾正,多數患者在數天至數周内緩解。然而,谵妄的發生提示患者病情嚴重,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标志:
- 谵妄持續時間越長,預後越差。
- 與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功能恢複不良、出院後需要更高水平的照護(如轉入康複機構或護理院)顯著相關。
- 谵妄,特别是發生在已有認知障礙背景下的谵妄,是加速認知功能衰退和增加
網絡擴展解釋
外傷後谵妄是指因頭部或腦部受到外力損傷後引發的急性意識障礙綜合征,屬于繼發性谵妄的一種。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病因
外傷後谵妄主要因腦外傷導緻腦組織損傷、缺氧或腦血管痙攣引起。常見于腦挫傷、腦水腫等病理狀态,可能由額葉等關鍵腦區受損觸發異常精神反應。
二、主要症狀
- 意識與認知障礙:定向力喪失(如分不清時間、地點)、注意力渙散、思維混亂,可能伴有短期記憶減退。
- 行為異常:躁動不安、胡言亂語、攻擊性行為,與外界交流困難。
- 感知異常:易出現幻覺(尤其是恐怖性視幻覺)和錯覺,如看到蟲子或猛獸。
- 晝夜波動:症狀常在夜間加重,白天緩解(晝輕夜重)。
三、病程與治療
- 病程:多為急性或亞急性發作,通常在傷後1-2周内出現,部分患者症狀一過性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 治療:
- 優先處理腦損傷原發病,如使用甘露醇等脫水劑減輕腦水腫。
- 嚴重躁動時需用鎮靜藥物控制症狀,配合心理幹預。
四、預後與注意事項
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後症狀可逆,但重度腦損傷可能遺留創傷性精神障礙。需通過顱腦CT等檢查評估損傷程度,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藥或案例,可參考、4、8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