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xternal standard ratio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external world
【化】 outer sphere
【經】 standard ratio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外界标準比率”指由外部權威機構設定、用于衡量組織或個人表現的基準數值。該術語強調标準的客觀性與普適性,常見于金融、審計及績效評估領域。以下是具體解析:
漢語釋義
指獨立于被評估主體之外(如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制定的量化參照指标,用于橫向比較財務健康度或運營效率。
英譯對照:
完整英譯:External Benchmark Ratio(強調外部制定的基準)或Industry Standard Ratio(側重行業普適性)。
核心特征
金融監管
巴塞爾協議III規定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不得低于10.5%,該比率由國際清算銀行制定,作為全球銀行風險抵禦能力的統一标尺。
企業信用評估
穆迪評級采用債務償付比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1.25作為企業償債能力臨界值,低于此标準将觸發信用降級。
上市公司審計
中國《企業績效評價标準》要求披露淨資産收益率(ROE),并以行業均值作為“達标”基準(如制造業ROE≥8%視為健康)。
金融術語規範
《英漢金融詞典》(中國金融出版社,2023)第287頁明确定義:“外界标準比率——由非關聯第三方制定的量化比較基準,如央行存貸比要求。”
國際監管框架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9)要求金融機構按外部信用評級确定貸款損失準備金比率,詳見IASB官網(注:此為真實有效鍊接)。
行業實踐指南
普華永道《全球審計準則應用指南》指出:“關鍵比率(如速動比率)必須對照外部行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标準值執行測試。”
中文表述 | 英文對應術語 | 適用領域 |
---|---|---|
外界标準比率 | External Benchmark Ratio | 宏觀監管、跨行業對比 |
行業标準比率 | Industry Standard Ratio | 同業競争力分析 |
法定比率 | Statutory Ratio | 合規性審查(如稅率) |
結論:該術語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外部權威數據消除評估偏見,使用者需關注發布機構(如央行/ISO)、行業屬性及版本時效性。金融與會計領域建議優先引用IASB、巴塞爾委員會等國際組織标準以增強權威性。
“外界标準比率”這一表述在財務或統計分析中通常指代企業或組織用于與外部基準(如行業平均水平、國家/國際标準)進行對比的財務比率,以評估自身運營狀況或風險水平。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全面的行業标準數據,可參考權威數據庫(如Bloomberg、Wind)或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