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foreigner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醫】 ec-; ecto-; exo-; extra-; xeno-
【經】 domestic products; native goods
"外國貨"在漢英詞典中指代通過跨國貿易進入中國市場的非本土生産商品,其英文對應詞為"foreign goods"或"imported goods"。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的朝貢貿易體系,現代語境下則特指通過海關檢驗、繳納關稅後合法流通的境外制造産品(《牛津漢英大詞典》2023版)。
從法律層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三條定義,外國貨包含完全在境外生産或實質性加工增值超過35%的商品。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商品總額中,機電産品占比達42.7%,醫療設備占19.3%,構成主要外國貨品類(《中國商務出版社漢英經濟詞典》P.178)。
語言學角度,《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該詞具有雙重語義場:既承載着"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褒義聯想,也隱含着"沖擊本土産業"的争議屬性。在具體翻譯實踐中,需根據語境選用"overseas products"(強調産地屬性)或"exotic goods"(側重異域特色)等差異化表達。
“外國貨”的詳細解釋如下:
“外國貨”指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貨物或商品,即非本國生産、通過貿易渠道進入的外來商品。例如百貨公司中的進口商品、外國品牌産品等。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解釋、曆史演變及社會語境,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