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hipper's weight
【經】 merchant shipper
weight; heft
【化】 weight
【醫】 baro-; weight; wt.
【經】 weight
在漢英詞典及國際貿易術語中,"托運人重量"(Shipper's Weight)指托運人在貨運單據中聲明的貨物重量數據。該概念包含以下核心要點:
法律屬性
托運人重量是運輸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章第四十三條,托運人對申報貨物重量準确性承擔法律責任,若因虛報導緻損失需承擔賠償責任。
計量标準
國際航運協會(ICS)建議采用公制單位(公斤/噸)進行申報,涉及危險品運輸時需參照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的稱重精度要求。
實務操作
包含毛重(Gross Weight)和淨重(Net Weight)兩個維度。根據《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20》(INCOTERMS 2020),FOB條款下托運人需提供經認證的貨物毛重數據,作為船舶配載計算依據。
責任邊界
當承運人核實重量與申報數據存在3%以上偏差時,依據《國際海運條例》有權要求重新稱重并追溯相關費用。該規則在漢堡規則第17條中有具體實施細則。
"托運人重量"(Shipper's Weight)是運輸合同中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指托運人(即委托運輸貨物的一方)在交付貨物時,自行申報的貨物重量。這一數據通常用于運輸合同籤訂、運費計算及責任劃分等環節。在實務中,承運人可能根據托運人重量與貨物實際重量是否一緻來判斷責任歸屬。
常見于國際貿易提單、航空貨運單等運輸單據中,例如海運提單上的"Shipper's Weight, Measure and Quantity"條款即要求托運人聲明貨物重量。
如需了解具體運輸場景中的重量申報規則,可參考承運方(如船公司、航空公司)的官方運輸條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