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陽英文解釋翻譯、脫陽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exual shock
分詞翻譯:
脫的英語翻譯:
doff; escape from; miss out; pull off; take off
【醫】 de-; des-
陽的英語翻譯:
in relief; male genitals; open; overt; positive; this world
【機】 male
專業解析
"脫陽"(tuō yáng)是中醫術語,指人體陽氣突然大量耗損或暴脫的危重證候,屬于中醫"脫證"範疇。以下是基于中醫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病理本質
陽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脫陽"指陽氣在短時間内急劇耗散,導緻髒腑功能衰竭的病理狀态。常見于:
- 過度耗損:如久病虛弱、大洩大汗、失血過多等導緻陽氣外洩。
- 急症暴發:如急性心衰、休克等危重症,中醫稱為"亡陽"(yang collapse)。
二、核心症狀
《黃帝内經》描述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典型表現包括:
- 冷汗淋漓:陽氣不固,津液外洩(《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 四肢厥冷:陽氣衰微,肢體失溫(《醫學心悟·亡陽證》)。
- 脈微欲絕:陽氣脫失,脈象沉微無力(《瀕湖脈學》)。
- 神志昏迷:心神失養,意識障礙(《景嶽全書·厥逆》)。
三、西醫關聯
現代醫學中,"脫陽"近似于休克(shock)或循環衰竭狀态,尤其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如大出血)或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梗),需緊急搶救(參考《内科學》休克章節)。
四、治療原則
中醫急救以"回陽固脫"為綱,經典方劑包括:
- 四逆湯(《傷寒論》):附子、幹姜、炙甘草,溫陽救逆。
- 參附湯(《正體類要》):人參、附子,益氣回陽。
五、英文翻譯
權威漢英詞典譯法:
- Yang Collapse(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标準術語)
- Prostration of Yang(《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标準》)
- Sudden Depletion of Yang Qi(《實用中醫詞典》英文版)
參考文獻
- 《黃帝内經·素問》
- 張仲景《傷寒論》
- 李時珍《瀕湖脈學》
-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
- 《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标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文獻鍊接,此處僅标注典籍名稱及權威标準名稱,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脫陽”是中醫術語,指人體陽氣嚴重耗損導緻的虛脫狀态,常見于急慢性疾病或過度消耗。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表現
脫陽又稱“亡陽證”,指陽氣極度虛弱甚至外脫的病理狀态。主要表現為:
- 虛寒體征:冷汗淋漓(味淡而黏)、手足冰冷、面色蒼白
- 意識障礙:神志異常、幻覺、呢喃亂語,嚴重者昏迷
- 脈象異常:脈浮數而空或微細欲絕
二、主要病因
- 慢性消耗:久病(如尿毒症、慢性腎炎)導緻陽氣逐漸耗散
- 急性誘因:劇烈吐瀉、大失血等引起陽氣隨津液外洩
- 行為因素:房事過度或性興奮超出生理極限,導緻神經内分泌紊亂和腦缺氧
三、與現代醫學的關聯
中醫的脫陽狀态類似于休克,常見于:
- 心血管疾病患者性交時過度興奮
- 嚴重電解質紊亂或失血性休克
-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急性虛脫
四、治療與預防
措施類型 |
具體方法 |
急救處理 |
平卧、保暖、補充糖鹽水,嚴重者需心肺複蘇 |
長期調理 |
中藥溫陽固脫(如參附湯)、控制慢性病、適度性生活 |
高危預警 |
出現冷汗/心悸/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停止活動 |
五、常見誤解澄清
- 非單純性行為導緻:更多與基礎疾病相關,健康人群適度房事不會引發
- 不同于陰虛:本質是陽氣暴脫,需與慢性陽虛區分
- 需專業鑒别:類似症狀可能提示心梗、癫痫等急症,應及時就醫
注:具體診療需由中醫師四診合參,本文綜合自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