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lect; station; store up; village
"屯"作為漢語多義字,在漢英詞典中具有多維度的釋義體系。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及《牛津漢英詞典》(第三版)的權威解釋,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五個層面:
一、動詞層面指"聚集儲存",對應英文"store up; hoard"。該詞源可追溯至甲骨文時期,《說文解字》釋為"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如"屯糧"譯作"store up provisions"。軍事典籍《三國志》載"廣屯田"即體現此義項。
二、名詞義項表"村落單位",對應英文"village"。此用法始見于漢代戍邊制度,《漢書·晁錯傳》注"徙民立縣,築室,制裡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如"屯子"譯作"small village"。該釋義在東北方言中保留最完整。
三、軍事術語指"駐守駐紮",對應英文"station (troops)"。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記載,該用法源自秦漢時期的"屯戍制度",如"屯兵邊境"可譯為"station troops at the border"。
四、哲學概念特指《易經》第三卦"水雷屯",英文譯作"Zhun Hexagram"。根據《周易譯注》(中華書局版)的闡釋,卦象䷂象征"萬物始生之艱",卦辭"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體現初創階段的守正待時。
五、方言延伸義在西南官話中表"小規模聚居地",如雲南方言"山屯"指山間小村落。該用法收錄于《漢語方言大詞典》(複旦大學版),對應英文"hamlet"。
“屯”是一個多音多義漢字,其含義和用法隨讀音不同而變化。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tún(ㄊㄨㄣˊ):
zhūn(ㄓㄨㄣ):
分類 | 示例詞句 | 文獻來源 |
---|---|---|
軍事 | “分屯要害”(《漢書》) | |
哲學 | “屯如邅如”(《易經》) | |
日常生活 | “屯糧備荒” |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化典故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漢典》《康熙字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