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ivil design
dust; earth; ground; homemade; land; local; soil; unrefined
【醫】 clay; earth; geo-; terra; terrae
build; construct
【經】 construction
idea; plan; calculate; count; meter; stratagem
【醫】 meter
土建設計(Civil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築工程中與建築物主體結構、基礎及主要配套設施相關的設計工作。它側重于建築物的整體穩定性、安全性、功能布局和物理空間構建,是工程建設的基礎環節。其核心内容包括:
結構設計(Structural Design)
确定建築物的承重體系(如梁、闆、柱、牆、基礎等),計算荷載(自重、使用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等),确保結構在各種工況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滿足規範要求。這是土建設計的核心安全保證。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 50009)、《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等國家标準。
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規劃建築物的平面布局、空間組合、立面造型、剖面關系以及内部功能分區(如房間劃分、交通流線)。它需滿足使用功能、美學、采光通風、防火疏散等要求,是土建設計中實現建築意圖的關鍵。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民用建築設計統一标準》(GB 50352)、《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
基礎設計(Foundation Design)
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和上部結構荷載,選擇合適的基礎形式(如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闆基礎、樁基礎等),并進行承載力、沉降計算,确保建築物穩固地支承于地基之上。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
相關配套設計
通常還涵蓋與主體結構緊密相關的部分,如主要的牆體、樓地面、屋面構造設計,以及建築防火分區、主要疏散通道設計等。有時也包含簡單的場地豎向設計(如室内外高差、坡道)。
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
漢英術語核心釋義:
典型應用場景:
術語說明: “土建設計”并非一個嚴格對應的單一英文術語,而是中國工程實踐中對建築物主體結構及建築空間基礎設計的習慣性統稱。其核心在于保障建築物的“骨架”(結構)和“形體空間”(建築)的安全、合理與可實現性。
土建設計是土木工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過預先規劃解決工程問題,并形成可執行的方案。以下是詳細解釋:
土建設計指在建築物或工程設施施工前,由專業人員通過系統性規劃,将施工及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轉化為圖紙和技術文件的過程。它不僅包含建築外觀設計,還涉及結構安全、功能布局、材料選擇等綜合考量(如地基工程、混凝土技術等)。
古代木匠統籌設計與施工,近代則分離為獨立學科(19世紀工業革命後加速專業化)。隨着學科細化,部分原屬土建範疇的内容已獨立成科(如環境工程)。
覆蓋房屋建築(占42%)、交通基建(道路/橋梁/隧道占35%)、水務工程(防洪/渠務占18%)三大闆塊,近年新增智慧城市配套設施等新興領域。
提示:如需查看完整技術标準文件,可訪問建築網或道客巴巴()獲取PDF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