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line
“推辭”是漢語中表示婉拒或謝絕的動詞,其核心語義是通過禮貌或含蓄的方式拒絕他人的請求、邀請或饋贈。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推辭指“用言語或行動表示拒絕(任命、邀請、饋贈等)”。
在漢英對照語境下,《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将“推辭”譯為"decline; refuse politely",強調其區别于直接拒絕(refuse)的委婉特性。這種表達常見于需要維護社交禮儀的場合,例如:
《商務館學漢語近義詞詞典》指出,“推辭”與“推脫”存在細微差異:前者側重基于禮儀的拒絕,後者則隱含逃避責任的意味。在跨文化交際中,《漢語教與學詞典》建議注意語境適配性——中文環境下過度推辭可能被視為謙遜美德,而在西方直接文化中宜適度使用。
權威語料庫如《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顯示,該詞在正式文書中的使用頻率比日常口語高37%,常見搭配包括“婉言推辭”“再三推辭”“推辭不掉”等。
“推辭”是一個動詞,表示用言語或行動拒絕他人的請求、邀請、任命或饋贈等,通常帶有委婉、禮貌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拒絕性質
指不接受他人給予的事物或機會,但強調通過語言表達拒絕,如“他推辭了領導的提拔”。
态度特征
常伴隨謙遜或客氣的态度,例如:“她推辭了獎金,說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社交場合
用于婉拒邀請或禮物,如:“朋友邀約聚餐,他因忙碌推辭了。”
職場情境
拒絕職位或責任時使用,如:“董事會上,他多次推辭CEO的提名。”
文化關聯
在東方文化中,初次推辭可能被視為禮節,需對方再次邀請才接受,體現謙遜美德。
需注意與“推脫”區别:
常搭配“再三”“婉言”等副詞,如:“他再三推辭”“她婉言推辭了饋贈”。
總結來說,“推辭”是通過語言表達的非強硬拒絕方式,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使用時需注意與相似詞彙的細微差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