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實際廢品損失英文解釋翻譯、實際廢品損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actual spoilage

分詞翻譯:

實際的英語翻譯:

practicality; practice; reality
【計】 achieved

廢品損失的英語翻譯:

【經】 loss due to spoiled work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實際廢品損失”(Actual Spoilage Loss)指生産過程中因技術或管理原因産生不可修複的廢品所導緻的真實資源消耗價值。其核心構成與計算邏輯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構成

  1. 實際廢品(Actual Spoilage)

    指生産流程中因材料缺陷、操作失誤或設備故障等,導緻完全不符合質量标準且無法經濟修複的産成品或半成品。區别于“殘料”(scrap),廢品通常無回收價值或價值極低。

  2. 損失計量(Loss Measurement)

    損失金額包含廢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 text{實際廢品損失} = text{直接材料成本} + text{分攤的直接人工} + text{分配的制造費用} $$

    此計算需排除任何潛在殘值變現收益。


二、會計處理特征


三、行業應用場景

制造業中,該概念尤其關聯:


權威參考來源

  1. 《企業會計準則詳解2020》(財政部會計司編寫)

    第4章“存貨”明确異常損耗的會計分離處理原則。

  2.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Horngren et al.)

    第18章“Spoilage, Rework, and Scrap”系統定義廢品類型及成本分配模型(詳見Prentice Hall出版社第15版)。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廢品”詞條釋義為“不符合出廠規格的産品”,與工業生産場景嚴格對應。


“實際廢品損失”是量化生産失效的關鍵管理指标,其精準核算直接影響成本控制決策與資源利用效率優化。

網絡擴展解釋

實際廢品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産過程中因産生廢品而發生的淨經濟損失,需綜合考慮不可修複廢品的成本、可修複廢品的修複費用,并扣除回收價值和責任賠償後的實際金額。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核心内容

實際廢品損失包含兩類核心内容:

  1. 不可修複廢品的報廢損失
    指無法修複的廢品從生産到報廢階段發生的全部成本(如材料、人工、制造費用),扣除殘料價值和責任人賠償後的淨損失。例如,某産品因工藝缺陷報廢,其原材料成本為100元,殘料價值20元,責任人賠償30元,則報廢損失為50元。

  2. 可修複廢品的修複費用
    指修複可返工廢品所需的成本(如人工、材料),同樣需扣除殘料價值和賠償後的淨損失。例如,某産品返修需花費80元,殘料回收10元,賠償20元,則修複費用淨損失為50元。

二、不計入廢品損失的情形

以下情況通常不納入實際廢品損失範圍:

三、會計處理

企業需單獨設置“廢品損失”成本項目核算此類損失,以準确反映合格産品成本負擔的廢品費用。不可修複廢品通過轉出生産成本計算損失,可修複廢品則歸集修複費用後扣除殘值及賠款。

四、管理意義

實際廢品損失直接影響企業成本控制和利潤水平,需通過優化工藝、加強質檢等措施減少損失。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