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祥"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預示災禍或厄運的征兆",其語義内涵包含三個層次:
基本概念 《現代漢英詞典》(外研社,2001)将其對應為"ominous",指"含有危險預兆的特性",如"不祥之兆(an ominous sign)"。該詞由否定前綴"不"與表吉祥的"祥"構成,字面意為"非吉祥狀态"。
深層語義 《牛津漢英大詞典》(第2版)擴展解釋為:"①預兆災難的(portending disaster);②引發不幸的(attended by evil consequences)",包含時間維度的預判性和結果維度的破壞性雙重特征。
文化語境 《中國哲學關鍵詞漢英對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指出,該詞承載着華夏文明"天人感應"的哲學觀,如《左傳·僖公十六年》記載隕石墜落被視為"不祥之象",反映古代自然現象與人事吉兇的關聯認知。
“不祥”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多層含義:
不吉利
這是最基本的意義,指事物或征兆帶有負面預示。例如《易經·困卦》提到“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孔穎達注釋“祥”為善或吉,因此“不祥”即不吉。晉代幹寶《搜神記》中徐國宮人因生卵被視作“不祥”,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不善(道德層面)
在《尚書·君奭》中,“不祥”被用來描述不善的行為或結果,如“其終出于不祥”,指殷纣因不善導緻滅亡。《墨子》中“不仁不祥”更直接将“祥”與道德關聯。
指代不善之人或事
漢代文獻中,“不祥”可特指惡人或惡行。如《漢書·淮陽憲王傳》提到“不祥自博”,顔師古注“不善之事從博起”;蔡琰《悲憤詩》用“不祥”指董卓。
死亡的諱稱
古代文獻中,“不祥”有時委婉指代死亡,如《太平廣記》記載“忽有不祥,奴當扶持喪事北歸”。
例句與應用
辨析
需注意同音詞“不詳”(bù xiáng),意為“不詳細”或“不清楚”,與“不祥”意義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