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實發工資額英文解釋翻譯、實發工資額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net payroll

分詞翻譯:

實的英語翻譯:

fact; fruit; seed; solid; true

發工資的英語翻譯:

【經】 pay off; payroll requisition

額的英語翻譯:

a specified number; brow; forehead; quantum
【醫】 brow; forehead; frons; fronto-; metopium; metopo-

專業解析

實發工資額(Net Pay / Take-Home Pay)指雇員在扣除所有法定及約定項目後,實際收到貨币金額的工資總額。該術語強調工資的“最終到手”屬性,區别于應發工資(Gross Pay)。其核心構成如下:

  1. 定義解析

    “實發”即“實際發放”,指扣除各項費用後的淨額;“工資額”指貨币形式的勞動報酬總額。在漢英對照中,該詞對應Net Pay(強調淨額計算)或Take-Home Pay(強調雇員實際所得),例如:

    "實發工資額需在工資條中明确列示" → "Net Pay must be clearly stated on the payslip."

  2. 計算邏輯

    實發工資額遵循法定公式:

    $$ begin{aligned} text{實發工資額} &= text{應發工資總額} &- text{個人所得稅} &- text{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 &- text{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部分} &- text{其他法定扣除(如工會費)} end{aligned} $$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社會保險法》,扣除項具有強制性。

  3. 權威參考

    •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

      規定企業需區分應付與實發工資,實發額反映負債清算後的淨支付義務(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

    • 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要求企業申報“實發金額”作為個稅征管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将“實發”釋義為“實際發出”,佐證術語的實務屬性(商務印書館,2016)。

  4. 實操意義

    在勞動合同中,實發工資額是争議仲裁的關鍵證據(參考《勞動争議調解仲裁法》第6條)。企業需通過工資條明細化扣除項,保障勞動者知情權。

注:本文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權威機構文件及漢語工具書釋義編寫,術語解釋符合漢英財務語境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實發工資額是指勞動者實際獲得的工資收入,是應發工資扣除法定代繳項目後的剩餘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公式

實發工資額(即實得工資)是勞動者在扣除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及其他合法代扣款項後,實際到手的金額。其計算公式為: $$ text{實發工資} = text{應發工資} - text{五險一金個人部分} - text{個人所得稅} $$ (參考、、)


二、應發工資的構成

應發工資是扣除前的總工資,包含以下部分:

  1. 基本工資:根據崗位、經驗等确定的基礎薪資。
  2. 獎金與績效:如年終獎、項目獎金等。
  3. 津貼與補貼:如交通補貼、餐補、高溫津貼等。
  4. 加班工資:法定工作外時間的勞動報酬。
  5. 特殊情況支付:如病假、産假期間的工資。 (參考、、)

三、主要扣除項

  1. 五險一金個人部分
    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繳費比例因地區和政策而異(通常為工資的10%-15%)。
  2. 個人所得稅
    采用累進稅率計算,需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減五險一金及起征點)确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3. 其他代扣款項
    如工會費、黨費、員工過失賠償等(非普遍情況)。 (參考、、)

四、注意事項

  1. 與最低工資的關系
    實發工資可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但前提是應發工資符合規定且扣除合法(如社保、個稅)。
  2. 特殊行業例外
    部分高科技企業可全額稅前扣除工資(需以最新政策為準)。

五、示例計算

假設應發工資為10,000元,五險一金個人繳納1,500元,個稅為500元,則: $$ text{實發工資} = 10,000 - 1,500 - 500 = 8,000 text{元} $$

如需具體計算工具或地區繳費比例,可參考稅務機關或社保平台官方數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