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期英文解釋翻譯、試車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reaking-in period; commissioning period; start-up period
分詞翻譯:
試的英語翻譯:
examination; test; try
車的英語翻譯:
gharry; machine; vehicle
【經】 book for; half fare
期的英語翻譯:
a period of time; expect; sheduled time
【化】 term
【醫】 period; phase; stadia; stadium; stage; time
【經】 term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試車期”指機械設備、車輛等在新投入使用或大修後,為驗證性能、磨合部件、調整參數而設定的特定運行階段。其核心英文對應術語及專業釋義如下:
一、核心術語定義
-
Run-in Period
指新設備或發動機的初始磨合階段,旨在通過逐步增加負荷使運動部件達到最佳配合狀态。此階段需遵循特定操作規範(如限制轉速、避免滿載),以減少磨損并延長使用壽命。來源:《英漢機械工程詞典》(科學出版社)。
-
Break-in Period
與“Run-in”同義,側重強調通過漸進式使用使新部件(如活塞環、軸承)適應工作條件,常見于汽車制造業。例如,新車用戶手冊會标注“break-in period recommendations”。來源:《汽車工程術語大全》(機械工業出版社)。
-
Shakedown Period
強調系統調試與問題排查階段,多用于複雜機械系統(如軌道交通車輛、工業生産線)的試運行,通過持續測試暴露潛在故障。來源:《漢英工程技術詞典》(外研社)。
二、行業應用場景
- 汽車領域:新車需完成1,000-1,500公裡 的磨合期(break-in period),期間避免急加速或長時間定速巡航,以确保發動機缸體與傳動系統充分磨合。
- 工業設備:大型電機或渦輪機在正式投産前需經曆50-200小時 的空載/負載測試(shakedown period),用于校準控制系統和監測振動參數。
- 航空航天:飛機發動機在維修後需通過地面試車(ground run-in)及短途試飛驗證穩定性。
三、注意事項
- 磨合規範:内燃機磨合期需定期更換機油以清除金屬碎屑(參考SAE标準 J300)。
- 性能監測:記錄試車期的溫度、壓力、油耗等數據,對比設計阈值評估設備狀态(如ISO 13379故障診斷标準)。
- 術語差異:中文“試車”在航空領域可能對應flight test(飛行試驗),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權威參考來源
- 《英漢機械工程詞典》(第三版),科學出版社,ISBN 978-7-03-012583-5
- 《汽車工程專業英語》,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2-11276-8
-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标準庫:ISO 13379:2012《機器狀态監測與診斷》
-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技術标準:SAE J300《發動機潤滑油黏度分類》
網絡擴展解釋
試車期是工程或設備安裝領域中的專業術語,指設備或系統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通過試運行驗證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關鍵階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目的
試車期主要針對機器設備、工程系統(如建築、安裝工程等)的調試階段,目的是确保設備在正式運行時的可靠性、準确性和工作指标達标。這一階段通過模拟實際運行環境,檢測潛在問題并優化設備性能。
二、分類與内容
-
按測試範圍分:
- 單機試車:對單個獨立設備進行試運行(例如一台發電機或泵),驗證其基礎性能。
- 聯動試車:對整套設備或系統進行聯合運轉,檢查設備間協同工作的穩定性(如生産線各環節的配合)。
-
按測試階段分:
- 冷試車:設備不加載實際負荷的測試,如空轉運行。
- 熱試車:帶負荷運行,模拟真實工作條件。
三、時間與合同約定
- 試車期時長通常由工程合同規定,一般不超過3個月;若超期需額外付費。
- 在建設工程中,試車期屬于項目高風險階段,可能涉及保險條款的特别約定。
四、風險特點
試車期因涉及新設備調試和系統聯動,風險較高,例如:
- 設備自身設計缺陷或安裝問題導緻故障;
- 複雜系統聯動時的兼容性風險;
- 特殊設備(如高溫高壓裝置)的潛在安全隱患。
五、其他領域延伸
在汽車行業中,“試車期”偶爾被用于描述新車出廠前的道路測試階段,但該用法非工程領域主流定義。
提示:不同行業對試車期的具體定義可能有所差異,需結合合同或項目背景進一步确認。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