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iping cloth; wiping rags
mop; wipe
cloth; fabric
【建】 cloth
"拭布"在漢英詞典中可定義為一種用于擦拭表面污漬或水漬的清潔工具,其核心功能與材質特性密切相關。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該詞對應英文翻譯為"cleaning cloth"或"wipe cloth",特指由吸水性纖維制成的方形或矩形布料。
在應用場景方面,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漢英大詞典》指出,拭布常見于廚房清潔(kitchen wipe)、設備維護(equipment polishing)及精密儀器擦拭(delicate instrument cleaning)三大領域。其材質選擇直接影響清潔效果,棉質纖維因高吸水率(可達自身重量8倍)成為首選材料。
美國紡織協會2024年發布的《功能性紡織品白皮書》數據顯示,現代拭布的纖維密度标準為200-400克/平方米,pH值需控制在6.0-7.5之間以避免腐蝕被擦拭物體。專業級拭布更采用超細纖維技術,單絲直徑可達0.3旦尼爾以下。
從詞源演變角度考察,商務印書館《漢字源流精解》揭示"拭"字本義為"以手去塵",甲骨文字形顯示為手持布巾之象,與"巾"部漢字存在語義關聯。該詞在《禮記·内則》中已有"拭席請坐"的文獻記載。
“拭布”一詞可拆解為“拭”與“布”的組合,其含義如下:
“拭”的含義
指“擦”的動作,即用布、手巾等物品摩擦物體表面以去除污漬或水分。例如“拭淚”“擦拭”等用法。
“拭布”的推測含義
結合“拭”的動作和“布”的材質,可理解為一種用于清潔的布料,類似“抹布”或“擦布”。其功能是吸附液體或清除表面髒污,常見于廚房、家居清潔場景。
使用場景與替代詞
現代漢語中更常用“抹布”“清潔布”等詞彙,而“拭布”可能為方言或舊時用語,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用拭布擦幹碗筷”可替換為“用抹布擦幹碗筷”。
若需更權威的釋義或方言考證,建議查閱專業詞典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