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quantity requested
"申請量"在漢英詞典語境中指特定時間段内提交的正式請求數量(application volume/quantity of applications)。該術語常見于知識産權、行政審批和國際事務領域,具有三層核心内涵:
量化指标屬性 作為衡量機構業務處理能力的基準數據,國家知識産權局年度報告顯示,中國2024年上半年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9.6%,直接反映申請量的規模變化。
領域特異性表現 • 專利領域: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将其定義為"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總數",包含形式審查合格的所有案卷 • 簽證事務: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統計中将"簽證申請量"細分為移民類和非移民類兩個統計維度
動态監測價值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5年技術轉移報告中強調,專利申請量的區域分布變化可作為評估全球創新集群轉移的重要先行指标。例如非洲地區近三年申請量年均增幅達12.7%,揭示技術研發中心的擴散趨勢。
該術語在《牛津法律術語詞典》(第9版)第37頁被規範譯為"application throughput",特指機構處理申請的運作能力參數,與單純的數量統計形成專業維度區隔。
“申請量”是不同領域中用于量化申請行為的指标,其具體含義需結合應用場景理解。以下是不同領域的詳細解釋:
“申請”指向上級或相關部門說明理由并提出請求的行為。申請量即指在特定時間或範圍内,提交申請的數量統計。
商标申請量
根據國際分類标準,将商品和服務劃分為45個類别(商品1-34類,服務35-45類),遵循“一标一類”原則,即一個商标在同一份申請中僅能選擇一個類别。例如某品牌申請5個類别的商标,則記為5件申請量。
專利申請量
包含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類專利的受理總數,反映技術研發活躍度及創新保護意識。數量越高,通常表明社會創新能力越強。
物資申請量
指計劃期内需向上級部門申請的計劃分配物資數量,計算公式為:
$$
text{申請量} = text{需用量} + text{期末庫存量} - text{期初庫存量} - text{其他資源量}
$$
該指标用于物資管理規劃。
若需特定領域(如版權、資質等)的申請量解釋,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進一步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