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英文解釋翻譯、蛇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nidium monnieri Cuss.; Selinum monnieri
分詞翻譯:
蛇的英語翻譯:
snake; ophidian; serpent
【醫】 snake
床的英語翻譯:
bed; fleabag; kip
【醫】 bed; clino-; matrix
專業解析
蛇床(Shé Chuáng)漢英詞典釋義
一、基礎釋義
蛇床(Cnidium monnieri)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幹燥成熟果實,英文通稱Cnidium Fruit 或Shechuang。其拉丁學名源自植物學家名字,中醫理論中歸腎、脾經,性溫味辛、苦,具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之效。
二、藥用特性與功能
- 傳統應用
- 外用: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主治陰癢帶下、濕疹疥癬、皮膚瘙癢等症。
- 内服:配伍補腎藥物(如菟絲子、五味子)用于陽痿宮冷、寒濕腰痛,《神農本草經》列其為上品,稱“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陽痿”。
- 現代藥理
含蛇床子素(Osthole)、佛手柑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抗炎、抗菌、抗腫瘤及調節免疫功能作用。實驗證實其對陰道滴蟲、皮膚真菌有顯著抑制效果。
三、名稱溯源與植物特征
- 命名由來:李時珍《本草綱目》釋名“蛇床,蛇虺喜卧其下,故有蛇床、蛇粟之名”,因生長環境多蛇類栖息得名。
-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複傘形花序,果實呈橢圓形雙懸果,分果具5棱。
四、權威文獻參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明确收錄蛇床子基原、性狀及含量測定标準,規定蛇床子素不得少于1.0%。
- 《中藥大辭典》(第二版)詳述其性味歸經、配伍禁忌(陰虛火旺者慎用)及古今驗方。
- 《中華本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系統總結其化學成分及毒理學研究,指出小鼠口服LD₅₀為2.44g/kg。
五、臨床應用實例
- 婦科炎症:蛇床子配伍苦參、黃柏制成栓劑,治療黴菌性陰道炎有效率超90%(《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
- 皮膚病:蛇床子酊劑外用對慢性濕疹療效顯著(《臨床皮膚科雜志》2020)。
參考文獻來源(非直接鍊接,可檢索原文)
-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2020.
- 謝宗萬. 中藥原色圖譜[M].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 江蘇新醫學院. 中藥大辭典(第二版)[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 張廷模. 臨床中藥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
- 王玉英等. 蛇床子素抗陰道炎機制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38(5).
- 李華等. 蛇床子酊治療慢性濕疹臨床觀察[J].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20, 49(8).
網絡擴展解釋
蛇床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為Cnidium monnieri,屬于傘形科蛇床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植物學特征
- 形态:植株高10-60厘米,根細長圓錐狀,莖直立多分枝,表面具縱棱。
- 葉片: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鞘狀;葉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2-3回羽狀全裂,裂片線形。
- 花果:複傘形花序,花瓣白色,果實為雙懸果(分生果),長圓狀,形似小腎。
2.名稱由來
- 古書記載,因“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得名“蛇床”或“蛇粟”。
- 民間傳說中,其果實曾用于治療蛇類相關的疾病,因而衍生出“蛇床子”等别名。
3.藥用價值
- 入藥部位:幹燥成熟果實(蛇床子)。
- 功效:性溫,味辛、苦,有小毒。可溫腎壯陽、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主治陽痿、陰癢、濕疹、疥癬等症。
- 現代應用: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抗心律失常、抗菌等作用。
4.分布與習性
- 分布: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朝鮮、北美及歐洲亦有分布。
- 生境:常見于田邊、路旁、河岸等濕潤環境,適應性強。
5.其他用途
- 食用:嫩葉可作野菜,風味獨特。
- 文化:在藏藥、土家藥等民族醫學中均有應用,藏語稱“拉拉普”。
如需進一步了解分布或藥用細節,可參考相關植物志或藥典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