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碳化鎢合金英文解釋翻譯、燒結碳化鎢合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tungalloy tungalloy
分詞翻譯:
燒結的英語翻譯:
agglomeration; sinter
【計】 caking
【化】 agglutinate; agglutination; fritting; sintering
碳化鎢的英語翻譯:
【機】 tungsten carbide
合金的英語翻譯:
alloy; metal
【化】 alloy
【醫】 alloy
【經】 alloy
專業解析
燒結碳化鎢合金(Sintered Tungsten Carbide Alloy)的漢英詞典式詳解
1. 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 中文術語: 燒結碳化鎢合金
- 英文術語: Sintered Tungsten Carbide Alloy
- 核心釋義: 指以碳化鎢(WC)粉末為主要硬質相,以金屬钴(Co)或鎳(Ni)等作為粘結相,經過混合、壓制、高溫燒結(通常在1400°C - 1600°C)等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緻密複合材料。
- 關鍵工藝 - 燒結: “燒結”指在高溫下,粉末顆粒間通過擴散、流動等機制形成冶金結合,達到緻密化和獲得所需性能的過程。這是區别于鑄造或鍛造合金的關鍵特征。
2. 材料組成與結構
- 硬質相: 碳化鎢(Tungsten Carbide, WC)。具有極高的硬度(HV 1800-2400)和耐磨性,是提供合金耐磨、抗壓性能的主體。WC顆粒的尺寸、形狀和分布對合金性能有決定性影響。
- 粘結相: 通常為钴(Cobalt, Co),有時也用鎳(Nickel, Ni)或鐵鎳合金。粘結相在燒結過程中熔化,潤濕并包裹WC顆粒,将其牢固粘結在一起,同時提供必要的韌性和抗沖擊性能。粘結相含量通常在3%-25%(重量百分比)之間變化。
- 微觀結構: 典型的“硬質顆粒+金屬基體”複合結構。堅硬的WC顆粒均勻分散在相對較軟的金屬粘結相基體中。
3. 核心性能特點
- 超高硬度與耐磨性: 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遠高于工具鋼和其他金屬材料,使其在磨損嚴重的工況下具有極長的使用壽命。
- 高抗壓強度: 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不易變形或碎裂。
- 良好的韌性(相對陶瓷): 得益于金屬粘結相的存在,其韌性顯著優于純陶瓷材料,能夠承受一定的沖擊載荷。韌性隨粘結相含量增加而提高,但硬度相應降低。
- 優異的紅硬性: 在高溫下(可達600°C甚至更高)仍能保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適用于高速切削等産生高溫的應用。
- 化學穩定性: 在常溫下具有良好的耐酸、堿腐蝕能力(耐腐蝕性主要取決于粘結相類型,鎳基優于钴基)。
4. 主要應用領域
憑借其卓越的綜合性能,燒結碳化鎢合金廣泛應用于:
- 切削工具: 車刀、銑刀、鑽頭、鉸刀、刀片等,用于加工鋼、鑄鐵、有色金屬、耐熱合金等難加工材料。
- 耐磨零件: 密封環、噴嘴、軋輥、導衛闆、模具(拉絲模、冷镦模)等承受嚴重磨損的部件。
- 礦山石油工具: 鑿岩鑽頭、截齒、石油鑽探鑽齒、地質鑽頭等。
- 結構件: 需要高剛度、耐磨、抗壓的場合,如精密軸、軸承等(尤其在小型或特殊環境中)。
- 耐磨塗層: 通過熱噴塗(如HVOF)技術在關鍵部件表面形成耐磨層。
5. 相關術語與變體
- 硬質合金 (Yìngzhì Héjīn): 這是燒結碳化鎢合金在中文裡最常用、最廣泛接受的統稱。廣義上,硬質合金也包含以其他碳化物(如TiC, TaC)為硬質相的材料,但WC-Co系是絕對主流。
- 鎢鋼 (Wūgāng): 一個通俗但不完全準确的稱呼,因其不含鐵(鋼的主要元素),更強調其高硬度特性。
- Cemented Carbide: 英文中與“Sintered Tungsten Carbide”基本同義,指通過粘結金屬将硬質碳化物顆粒“膠結”在一起的合金。是國際通用的專業術語。
- WC-Co / WC-Ni: 直接指明硬質相和粘結相類型的縮寫。
引用來源 (符合原則):
- 中國鎢業協會 - 硬質合金分會: 提供關于硬質合金(燒結碳化鎢)定義、分類、标準及中國産業概況的權威信息。
- ASM International (原美國金屬學會) - 《ASM Handbook, Volume 7: Powder Metallurgy》: 權威材料手冊,詳細闡述粉末冶金工藝,包括碳化鎢合金的燒結原理、工藝控制及性能。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關于難熔金屬與硬質材料(包括燒結碳化鎢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性能表征及應用進展。
網絡擴展解釋
燒結碳化鎢合金是一種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高性能複合材料,結合了碳化鎢的硬度和金屬粘結劑的韌性。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材料組成
- 核心成分:以碳化鎢(WC)為主,其硬度接近金剛石(莫氏硬度8.5-9),是硬質合金的關鍵骨架材料。
- 粘結劑:常用钴(Co)、鎳(Ni)或鐵(Fe),占比3%-20%,通過燒結形成連續相,連接碳化鎢顆粒并提升韌性。
二、制備工藝
- 粉末混合:将碳化鎢粉與粘結劑按比例濕磨、幹燥,形成均勻混合料(參考、9)。
- 壓制成型:在1000個大氣壓左右加壓成生坯,此時材料如粉筆般易碎但可加工。
- 燒結過程:在真空爐中1300-1500℃高溫燒結,粘結劑熔化使顆粒結合,伴隨約20%的體積收縮。新技術如振蕩燒結可降低溫度并提高緻密度。
三、性能特點
- 超高硬度:洛氏硬度HRA可達85-93,適合切削工具。
- 耐磨耐蝕:在高溫、腐蝕環境下性能穩定,壽命比鋼鐵高百倍。
- 可調性能:通過調整粘結劑含量和添加TiC/TaC等碳化物,平衡硬度與韌性。
四、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制造切削刀具、礦山鑽頭、航空航天部件及耐磨塗層,珠寶行業也利用其高硬度特性。
五、技術挑戰
燒結過程中易出現氣孔,需精确控制溫度、壓力及粉末粒度。薄壁結構可能因高溫塌陷,需優化生坯設計。
以上信息綜合了等多個來源,如需進一步細節可查閱相關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