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urned sand; burnt sand
burn up
【化】 overburning
【機】 casting sand; foundry sand
在鑄造工業中,"燒毀鑄砂"指通過高溫處理使鑄造用型砂中的有機粘結劑碳化分解的工藝過程,對應英文術語為"burn-out of foundry sand"。該技術主要應用于砂型鑄造領域,具體包含以下三個核心環節:
熱分解反應(Pyrolysis) 當鑄砂被加熱至300-600℃時,樹脂類粘結劑發生化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揮發性物質。這一過程遵循阿倫尼烏斯方程,反應速率與溫度呈指數關系: $$ k = A cdot e^{-E_a/(RT)} $$
砂粒再生(Sand Reclamation) 經燒毀處理的鑄砂可通過機械篩分重新獲得流動性和耐火性,實現90%以上的回用率。中國鑄造協會标準JBT 11257-2011詳細規定了再生砂的技術指标。
環保控制 現代鑄造廠普遍配備尾氣處理系統,采用布袋除塵+活性炭吸附工藝處理燒毀過程産生的苯系物和粉塵,排放濃度控制在20mg/m³以下(參照GB 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标準)。
該工藝在汽車發動機缸體鑄造中應用廣泛,如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采用德國Eirich公司的熱法再生設備,使每噸鑄件的型砂消耗量降低至15公斤。
“燒毀鑄砂”是一個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分解:
整體含義: 該詞組特指鑄造過程中砂型材料因過度受熱(如金屬液溫度過高或接觸時間過長)導緻的物理結構破壞,表現為砂粒燒結、黏結劑失效等現象,使鑄砂失去可重複使用性。
關聯概念:
建議在具體工程場景中參考《鑄造手冊》等專業資料,了解鑄砂燒毀的量化指标(如灼減量、發氣量)及再生處理方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