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me to an agreement
business; businessman; consult; dealer; discuss; quotient; trade
【計】 Q; QR; quotient
book; revise; staple together
【法】 back-order
"商訂"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核心釋義
"商訂"指通過協商、讨論後共同确定或達成協議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對應英文翻譯:
二、權威詞典解釋與用例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經過商量後訂立(條約、合同等)"。
示例:商訂合作協議 → negotiate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對應詞條:
(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卷)
釋義:"經商議後籤訂",強調從讨論到落定的完整過程。
例:商訂合同條款 → discuss and finalize contract terms。
(來源:複旦大學出版社)
三、專業場景下的語義延伸
在法律與商業領域中,"商訂"特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協商訂立行為,需注意:
四、經典文獻用例參考
魯迅《書信集·緻鄭振铎》:"至于印法,則拟商訂線裝。"
(英譯:As for the printing method, we plan to discuss and finalize thread-bound binding.)
權威參考來源
“商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āng dìng,其核心含義是商讨訂正,指通過讨論、協商對内容進行修改或完善。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
指通過共同讨論,對已有内容(如文本、規則、計劃等)進行修正或确認。例如:“專家團隊正在商訂新法規的細節。”(、)
側重點
強調“修訂”過程,需結合多方意見達成一緻,常用于正式或書面場景,如政策制定、文獻校勘等(、)。
古籍用例
現代場景
多用于學術研究、政策制定等需嚴謹讨論的領域,如“商訂合同條款”“商訂論文内容”。
“商訂”是一個兼具協作性與修正性的動詞,適用于需要多方參與并調整内容的場景。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近義詞(如“修訂”“校訂”)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