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isability and infirmity allowance
傷殘老弱津貼(Shāngcán Lǎoruò Jīntiē)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項專項福利補助,旨在為傷殘人士、老年人及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下是漢英對照的詳細解釋與政策背景:
傷殘(Shāngcán / Disability)
指因疾病、意外或先天原因導緻的身體或精神功能永久性損傷,經鑒定符合《殘疾人保障法》标準的人群。津貼覆蓋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殘疾人。
英文對應: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specially those certified with severe impairments.
老弱(Lǎoruò / Elderly and Vulnerable)
“老”指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通常男性60歲、女性55歲)的老年人;“弱”涵蓋低收入、孤寡、缺乏勞動能力的弱勢群體(如特困供養人員)。
英文對應:Aged individuals and economically vulnerable groups.
津貼(Jīntiē / Allowance/Subsidy)
政府定期發放的現金補助,非一次性救濟,用于補充基本生活開支(如食品、醫療)。區别于養老金或失業保險。
英文對應:Regular financial aid provided by the state.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由民政部門及地方社保機構統籌實施。
需滿足戶籍、收入低于當地低保線、且無穩定生活來源等要求,部分省市将高齡老人(80歲以上)自動納入範圍。
按地區經濟水平分級發放,例如2023年北京市重度殘疾人津貼為每人每月300-400元,特困老人補助約800-1200元。
該津貼體現中國社會保障兜底機制,與國際通行的“Social Disability Allowance”或“Elderly Welfare Benefits”性質相似,但具體标準因國情差異較大。世界銀行報告指出,此類定向補貼對降低老年貧困率有顯著作用。
(注:鍊接為相關機構官網,具體政策文件需在站内檢索)
根據您提供的詞語組合“傷殘老弱津點”,推測您可能想了解與“傷殘”“老弱”相關的津貼政策要點。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核心概念解析
傷殘
指因意外、工傷或疾病導緻身體功能永久性損傷或殘疾的狀态,需通過醫學鑒定劃分等級(如1-10級)。
老弱
通常指老年人及體弱多病者,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常與“病殘”并稱(如“老弱病殘”)。
二、傷殘津貼要點(基于工傷保險政策)
三、老弱群體保障
現有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老弱”專項津貼,但我國通常通過以下方式保障:
建議:如需了解具體地區的老弱津貼政策,可咨詢當地社保部門。工傷保險相關完整條款可參考《工傷保險條例》及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